人的腰包鼓起来时,健康自然成了一种追求,甚至是时尚。在这座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里,3.5万个参赛名额,绝对是稀缺品。前两天,有位已经成功报名的同事突然生病,私下里和我说她跑不了,心里特别内疚。我问为什么?她答:“很多人都没报上名,我却浪费了名额。”后来,她一转念头,干脆决定让老公代替去跑一次。
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像马拉松赛这样,同一时间让几万人分享“在一起”的快乐。诸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一场比赛算上观众有几千人就相当不错了。
哪怕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也办不到。恒大牛吧?拿下亚冠,不得了了。决赛第二场回到广州天河,容纳四万多人的现场人声鼎沸。但球场上,你再急,也不可能跑上去帮队员踢两脚。
跑步则不同,只要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穿上跑鞋,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愉快之旅。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了多年,来参赛的高手不少,可他们的名字你能记住几个?如果你能马上说出一届比赛的前三名,到报社来吧,我请你喝咖啡。
马拉松火了,并不偶然。这是一项老百姓参与度非常高的运动。在都市里生活的人,紧张而忙碌。跑步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和危机感。不火,才怪。
以前,老北京人见面时喜欢问,“您吃了吗?”周一上班,阿拉上海人的口头禅会不会改成:“‘上马’,您跑了吗?”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