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法治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粗心会计错寄20万元汇票
经法院调解某海运公司同意退还这笔不当得利
张士锋 梁聪聪 袁玮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士锋 梁聪聪 记者 袁玮)因集装箱班轮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失误,将本应寄给某公司的两份银行承兑汇票,一礼拜内先后错寄给了某海运公司,汇票金额共计20万元,海运公司随后将这两份汇票背书转让、兑现入账。发现工作失误后,集装箱公司索讨未果,遂诉至虹口区法院,要求海运公司返还这20万元现金及利息。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被告海运公司答应在一定期限内返还集装箱公司20万元。

  集装箱公司的经营业务主要是租船用于运输,在同一时间租过被告海运公司的3条船和另一家C公司的3条船,两家公司的船名相似,财务做账也是按照船名来做。这笔20万元的承兑汇票是由集装箱公司的上家物流公司开给集装箱公司以支付欠款的,在集装箱公司取得该两笔票据后,只加盖了背书章,没有填写被背书人。集装箱公司财务会计在去年分两次将这两笔空白背书的承兑汇票寄给了海运公司。

  原告集装箱公司认为,与海运公司的债权债务早已结清,本来是要将20万元开给C公司作为租金支付的,但是公司财务人员粗心大意,没有看清楚每个船所对应的公司名,在邮寄汇票时错误地邮寄给了海运公司,海运公司不应当取得这笔款项。原告还提出,该汇票已兑现,兑现人是某工贸公司。原告向法庭出具了工贸公司的证明,工贸公司表示与被告存在业务往来,该两笔汇票是从被告处取得,被告用于支付油费的。

  被告海运公司一口咬定没有收到原告的这两笔汇票,因为汇票上面并没有自己的背书。即使收到相应快递,也是原告的欠款。在法庭上被告并未提供任何证据。

  法官向银行了解情况并调取了这两笔有争议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承兑情况,表明涉案汇票上载明汇票的上家是某物流公司,下家是某工贸公司,原告是涉案汇票的合法持有人。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后,某海运公司同意返还这笔不当得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慈善富豪”二审仍获无期徒刑
冒名孪生弟弟多次醉驾
粗心会计错寄20万元汇票
氢气球“脱”手飞走 小贩咬断顾客手指
电线杆“自由”了
手机扫一扫精彩更多
“一人服刑,全家享受”?没门!
新民晚报法治新闻A10粗心会计错寄20万元汇票 2013-12-04 2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