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是贸易中心的微观基础
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内已有1400多家新设企业,其中60%是贸易企业,30%是物流企业。王战认为,技术条件变化带来了平台建设,“现在的电商模式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供求双方”。他提出,电商是贸易中心的微观基础,而物流又是航运中心的微观基础,上海未来须通过制度创新来打通贸易、金融、航运等“关节”。
此前,网络平台经济的发展早已对传统的零售业产生了影响。市商务委巡视员顾嘉禾表示,“电商”PK“店商”,冲击最大的是零售业,近五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了13%左右,而网络购物平均增长了60.9%。2013年,中国的网上零售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而来自传统企业的反馈看,如今用足网络、勇于“上网”反而是转型的关键。像沪上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农工商,就因敢于“跨前一步”和天猫、淘宝、顺丰快递等“交朋友”,让“网购族”可去可的、好德等农工商旗下的3000多家线下门店自己提货,今年“双11”期间该共同配送平台上“走货”竟“破天荒”地达到了7万多单。据农工商集团总裁时玮康在会上透露,不久门店还将增加网货到店支付、到店转送等新功能。
申城将为平台经济创造好环境
与传统行业相比,本身就浸在“网”上的互联网企业或更有发言权。腾讯集团副总裁兼易迅网CEO卜广齐感慨,几年前国人谈及互联网时还在说网游、门户、视频等领域,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零售、金融、通信、媒体、娱乐等传统行业正一个接一个地被“吸”入互联网平台,“2013年就是一个分水岭”。就像今年“双11”的销售额,易迅网内部预测本来只是比去年同期增长200%,结果当天出乎意料大增了400%。目前,在服装、化妆品、3C等领域,网购的渗透率超过15%;但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像李宁、特步等七八家运动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已关店4000-5000家。这种由互联网倒逼带来的产业变革来得比想象的更猛。
以和线下与线上都联系很紧的携程为例,目前其分销平台上聚合了超过1.1万家的分销商、超过2万家网站,其中不乏中国联通的“电话导航”(114116)、中国移动12580以及腾邦国际等。据携程总法律顾问杨钦透露,其实携程不光和线下传统企业结合多,而且和线上的“小伙伴们”也互动频频,像知名团购网站嘀嗒团在对接携程后,单月团购出的“库存”就超过万间。对此,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昨天表态,下一步上海将聚焦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研究和营造有利于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与环境,以服务申城正在涌现出的以大宗商品贸易平台、个人消费交易平台、专业服务支撑平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台型企业。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