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谁帮“土豪”一把?
张晓然
  张晓然

  周末去一位朋友的公司做客,进门大吃一惊。原先的物业集团公司变成了书画院,几千平方米的会议室、办公室、走廊都挂满了字画,俨然在办一个画展。我问怎么回事?朋友笑吟吟地回答:我转型发展了,做文化啦!

  如今流行“土豪”一词,我这朋友不知是否该列入其中。他数年前辞职下海,看到城里幢幢万丈高楼平地起,心想这里肯定有商机,于是就办物业公司。严明的管理规章,贴心的服务项目,他做得风生水起,几年间就成立了十几家分公司,接下了二十几家楼盘管理权,资产非常可观。但平时与文化结缘不多的他,忽然被文化产业所吸引,觉得艺术品市场天地更加广阔,在几个半懂不懂的朋友怂恿下,将几家公司卖掉,又将余下的公司打包入股一家上市公司,吃红利。然后分别以百万一年的价格,签约4名画家,买下他们一年创作的所有作品。

  我仔细看了看,基本是一种工艺品性质的树皮画,就是用油彩或水墨在各种树皮上作的画。有点稀奇古怪,当然也有些别出心裁,也可以说颇具创意。收几幅挂在房子里点缀,或作为一个艺术种类收藏些许,都可以。可将其作为投资方向,盈利目标,实在费解。说实话,我不太愿意用“土豪”来形容朋友,因为“打土豪,分田地”里的“土豪”,应该是恶霸之类的人物。但如今“土豪”只不过是形容那些离文化稍远些的富豪,也未必是贬义词,所以就借用一下吧。比如我这位朋友,抛弃自己上亿资产的产业,投身文化产业,眼光不能说不具有前瞻性,但接手的却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很大的品种,这就是文化眼光的问题了。可不能怪他,他的专业准备不够,要他一眼就看中艺术品质高、升值空间大的名家、新秀,实在难为他了。

  关键,在鼓励民间力量和社会主体兴办文化、投资文化的同时,需要有更多具有专业资质的文化咨询机构、文化顾问团体,来帮助那些热衷文化事业的“土豪”们选准项目,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我读了孔达达《当代艺术品市场看不见的那只手》一文,了解到对艺术品市场有真知灼见的一些国外知名画廊,既能为一些上拍艺术品做第三方担保,让投资者安心选购,也可利用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专业知识,为民间投资者做操盘手。上海这方面的组织与机构不少,真该大展身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司法公正从庭审公平做起
谁帮“土豪”一把?
追根溯源
“自觉命贵”的教授病得不轻
斗秋赋
“网络零卖”与短篇小说困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谁帮“土豪”一把? 2013-12-04 2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