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弟弟最后的日子》
丁晓原
  丁晓原

  周国忠的《弟弟最后的日子》,是一部让人感伤、令人感动、给人感悟的情重意厚的生命写作。

  非虚构的散文写作,是一种直接的选择生活真实和心理真实的写作,作者的选材和对于题旨表达的期待,凸显着他的现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者周国忠只是一个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业余兼事文学。但难能可贵的是,周国忠同样能洞察世情,襟怀社会,以贴着生命本真的写作姿态,以自己的亲历亲验和感悟,表达对现实的关怀和思考。

  《弟弟最后的日子》写的是弟弟生命最后的历程和与此相关的家庭故事。作品的基本意义表达的是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悲悯,对生命的尊重。生命,作为个体的存在,它是有限的,宿命的;人类只有当它以“类”关系接续,才会超越有限,走向未来。但过度物化的现实社会,缺失了对于生命价值的正确认知与把握,“人们活着却争天夺地,甚至你死我活,好像赢得了一切,又似乎一无所获。”好像生命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获得实利,唯利是图,贪得无厌。从这一点说来,周国忠的《弟弟最后的日子》,对现实轻慢生命等存在的批判意义是显见的。散文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真诚,这是作品意义生成的前提。作者作为弟弟“最后的日子”的在场者,亲情大爱的实践者,直面弟弟死别的不堪回首事实,写作本身是作者一种心灵的再痛苦,同时也达成了他精神的新超越。作品写得静默从容,好像就是哥哥与弟弟之间一次长长的对话。弟弟38岁,一个美好的年华,一个普通的工人,一旦罹患重症,生活的秩序就被彻底地颠覆。作者对普通人这种因病而厄的生活景态和心理状态,作了真切的叙写。读者阅读这样的文字,会深感生命的脆弱,认知无病即福的生活道理。

  《弟弟最后的日子》的第二重意义体现为对现代家庭伦理重建的期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知道支撑弟弟最后三年生命的重要力量是亲人们的大爱。这种大爱是作品最为感动我们的部分。“苦难中亲情”是最见本真的亲情,也是最能凸显人性伟大力量的亲情。“爱是永不止息”,“亲人们明白了爱的真实含义”。在这里“弟弟的病”成为透视人性存在的重要视窗,从中我们可以观照到大爱者的感人形象,特别令人感动的当是哥哥和嫂子,尤其是嫂子,这一形象可能是纪实散文中最美嫂子了。而由此反观现实社会的一些存在,人性的异化在家庭中、在亲人间,可以说也屡见不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更注重家庭伦理的调适。作品的第三重意义是对生命信念的强化。信念、信仰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话题。人不只是生物的,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因此信念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支撑,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人如何超越苦难生命,怎样由有限升华为无限,其中的关键是要有终极精神的内化。“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莎士比亚这样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人才/招聘专版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生活自有微光在
半农半X,理想生活
旅行,是第一流的家教课
《音乐使人自由》
《爵士时代的故事》
读《弟弟最后的日子》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6读《弟弟最后的日子》 2013-12-22 2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