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编导”
试飞工程师团队,是一支“承担着试验方法研究、试飞风险评估及安全保障、任务编排、试飞资源协调及上机任务指挥等试飞核心工作”的队伍,他们要让飞机安全地飞起来,并试到其应有的某种性能。如果说试飞员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试飞工程师就是舞台剧的编导。“编导”手中的任务繁重:从试飞任务单会签、相关科目任务协同、飞行监控,到飞行后讲评、制定跟踪驾机计划等。
民机试飞风险系数高、技术难度大、保障需求高。2013年,李楠、郑丽、乐娅菲、谈琳娓、孙丽蓉、殷芝霞这6名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80后女性,为了中国的大飞机梦走到了一起,组成“试飞巾帼”班组。今年班组增加了新鲜血液,90后张波也加入了其中。
技术“牛人”
李楠是“试飞巾帼”班组的队长,她不但是技术“牛人”也是工作“铁人”。2008年7月她放弃了去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加入刚组建的中国商飞。工作不到半年便承担起环控部通风系统专业负责人的工作,是目前唯一一个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试飞工程师。
李楠说,“试飞就是要测试飞机在极端气候时的性能,就挑最高温、最低温、自然结冰气象时飞。40摄氏度、零下40摄氏度时我们在试飞。”
闷热潮湿的天气,高密度的工作,每架次都持续在三个半小时左右,穿着飞行服工作令人燥热难忍。可环控专业只有李楠一个试飞工程师,暴晒、热透,是李楠事后对这次试飞最难忘的记忆。
在试飞中心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乐娅菲的美谈:一次试飞中,她将18张任务单大刀阔斧地缩减到8张。按照常规,一次试飞就测一个项目,而乐娅菲将不同科目的任务综合优化,一次试飞测两个甚至三个项目。18张任务单缩减到8张,测试的任务一点都没减,但费用大幅缩减。要知道一个架次的费用就是20万元。乐娅菲是目前中国商飞上机小时数突破100个小时的5名试飞工程师中唯一的女性。
年轻团队
郑丽、谈琳娓、孙丽蓉、殷芝霞也都是业务能力强的试飞工程师,在团队里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巾帼团队成员先后已参与了在陕西阎良ARJ21新支线飞机60余架次160多个飞行小时试飞工作;参与了东营/银川导航试飞、上海/长沙高温高湿专项试飞等重点任务;开展了格尔木高原机场、银川、咸阳、芷江等机场的调研工作,有力保障了ARJ21型号试飞取证的攻坚工作。
试飞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冒险精神与高度的专业要求于一体。选择做试飞工程师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人生。要说这个职业给她们带来怎样的影响,李楠说,做事更严谨,考虑更全面,思路更清晰,“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也要求高。”这个眼睛明亮的姑娘说着,不禁大笑了起来。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