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新闻面对面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违章的代价
燕来
本版插图 郑辛遥
  【主持人】

  燕来

  【嘉 宾】

  顾 骏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赵宗义 

  黄浦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民警

  程 山 

  徐汇交警支队三中队民警

  路 涛 

  培训师

  李 卉 

  客户经理

  杜海玲 

  日本《中文导报》记者

  主持人的话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很多法规,比如,不可以酒后驾车,不可以乱扔垃圾,不可以乱穿马路……也许你也曾违章,并在接到罚单时忍不住抱怨执法者“小题大做”。但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违了章(法),就得付出代价——

  新闻背景>>>

  5月25日是“无违法、无事故”交通安全宣传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十周年。《道交法》实施十年来,上海机动车保有量、驾驶员数量均达到了十年前的三倍,但是,上海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的道路交通事故从2006年的11起死亡41人,下降到2013年的2起死亡6人,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数字的背后不但体现了这10年来本市公安交警依法严格管理的成效,也反映出广大交通参与者10年来在出行习惯和安全出行的理念上都有了提高。

  A 为何有人一再违章?代价太小!

  主持人:近几年媒体上爆出的违法违章行为,每每令人咋舌。北京某小区业主在楼顶违章搭建出超级别墅,好似花果山;长沙警方曝光宁乡县城管局的某辆车交通违法288次……总有人在无视法规,顾教授对此怎么看?

  顾骏:我们的社会存在对规则不够尊重的情况,明明有法规,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处处都能通融,那又怎么能够指望大家都遵守法规?对于法规的宣传存在于法规的执行中,不要动不动就以教育为主。该罚的,就按照规定罚。

  此外,另一个问题是,对于阻挠执法的行为处罚不够。什么叫“打不还手”,你对执法者动手了,执法者还不可以还手?这是不合理的。妨碍公务的罪名要更加明确。否则,对违法违规者不严格执行处罚措施,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法规怎么树立权威?不要依赖于老百姓自觉守法。

  如果大家都不犯规,要制定规则干嘛?法规就是执行出来的。

  B 一次乱停车罚30英镑 学生不敢再违章

  主持人:相比国内的一些违章处罚,国外似乎更加“严厉”些。李卉是一名“海归”,她说,自己在英国留学时违章被罚的经历,让当时还是穷学生的她心疼不已,并且引以为戒,不敢再轻易违章。那是怎样的被罚经历? 

  李卉:初到英国的时候,对很多事情不太了解。曾经在半年内因为乱停车被罚了好几次。每次都罚款30英镑。对于穷学生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被罚了几次后,我真的是十二分的小心,生怕再违章。第一次罚款是开车出去,看到其他人停车,我也就把车停在旁边,办完事回来,就看到车上被贴了罚单。之后,有朋友告诉我,在英国地上没有划线,就不能停车。

  主持人:后来怎么又被罚了? 

  李卉:后来那次被罚,是在一个临时停车场。那是在一户人家的院子外面,因为附近有建筑工地,所以,临时划出了一块地方,给建筑工人作为临时停车的场地。我当时看到后,就觉得可以"揩油",也把车停到了那里。起初的两天都太平无事,第三天,我的车又被贴条了。这下我就莫名了,这个地方不是允许停车的吗?

  在英国,违章停车不是由警察贴罚单的,而是有专门的人,按照街区划块,在负责的街区内巡视,看到违章停车的就贴罚单。正好这个贴罚单的人就在附近,我就上前询问原因。他说:“你在停车的时候,把车的四个轮子都停在了人行道上,这样行人就无法走路了,你可以把两个轮子停在人行道,两个轮子停在马路上,给行人留出通道。”听闻这个罚款理由,我当时就傻掉了。在国内,我们理所当然会想到停车时要给机动车留出通道,可是,在英国行人方便是优先于行车的方便的。前阵子,和朋友聊天,听说现在在伦敦乱停车,要被罚款100-200英镑。不按时交罚款还会留下信用污点。 

  C 扔垃圾不守章法 罚了款丢了面子

  主持人:除去交通违法,还有各种名目的违章。比如,在日本,违反规定乱扔垃圾也会受到处罚。 

  杜海玲: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规定很严格也很细致,我们居住的公寓楼的垃圾桶边上会用图片标识清楚怎样分类,比如,可以回收利用的瓶子和瓶盖是要分开放在不同的袋子里的。在日本倒垃圾的时间和每天可以倒的垃圾的种类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要扔体量比较大的垃圾,比如家电家具,是要付费的。一般的程序是,先给专门负责回收的政府部门打电话,告知你要丢弃的是什么,多大的体量。然后,去便利店购买相应规格的资源回收券,将券贴在要丢弃的东西上,放到公寓的垃圾箱边上,会有专人来收走。偶尔会有人图省钱,不买资源回收券,直接将这类物件丢弃在垃圾箱,公寓的管理员就会贴上字条,提醒物件的主人,按照规定行事。发生这种情况后,用不了几天,物件的主人就会按照正常的流程买资源回收券,丢弃垃圾。

  主持人:违反规定乱丢垃圾会被罚款吗? 

  杜海玲:会有罚款。大约几万日元,这个金额不算高。但是,日本人是非常注重面子的。不守规则乱扔垃圾是被人看不起的事情。而且,日本人也都明白,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胡乱扔垃圾,最后的代价就是城市环境变得脏乱,那是非常昂贵的代价。

  D 为违章停车申诉 钱财时间都损失 

  主持人:很多人违章,有的时候是无意的,有的时候是明知故犯,而明知故犯往往是出于侥幸心理。路涛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路涛:有过。我现在常会以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劝诫别人。有一回我自己开车去昆山讲课,课程一共是两天,第一天的课讲完后,我在网上查了当地好吃的饭店,自己开车出去“觅食”,第二天讲完课,开车回上海。本来这是一次很完美的出差。但是,却收到一张罚单。原来我是在一处有小转弯禁行标志的地方违章小转弯,被电子警察拍到了。当时,我是“经验主义”,想当然地认为小转弯是没有问题的,也没有细看这陌生的路段是否有禁行标志。如果当时花一点点时间看一下,可能就不会违章,也不会收到罚单了。 

  在那之后,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去夜市吃烧烤。我知道那条路是不可以停车的。但是,看到路边已经停了不少车,而且,那些车上也没有被贴罚单,就想着大概没事的。要是把车开去附近一个允许停车的地点,要走路十分钟,还要付停车费。心里的小九九那么一盘算,就决定“冒险”一下。那一晚吃好烧烤出来,看到自己车上没有被贴罚单,我还小小地得意了一把。省了时间也省了停车费。 

  几天后的周末,我去交昆山那次违章的罚款时,却被告知,还有3张罚单没有处理。违章的时间和地点显示,正是我在夜市吃烧烤的那次。我当时就傻了,就算违章停车,也应该只有一张罚单,怎么会有三张? 

  主持人: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路涛:查询了记录后发现,我那天晚上违章停车的两小时内,先后被贴了3次罚单。分别是3位民警开出的罚单。可能是有人在民警贴了罚单后,把那个罚单撕走了。所以造成了多次开罚单的状况。而我自己压根就没有见到车上被贴罚单。

  按照规定,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可以去申诉。但是,申诉的手续必须是周一到周五去专门的科室办理。这意味着,我得在工作日请假去处理申诉的事情。还要交违章停车的罚款,时间和钱都损失了。

  E 民警提醒 “小”违章毁了一辈子

  主持人:程山警官是一线的交警,在执勤中,哪些交通违法是比较“高发”的?

  程山:比较高发的违法行为是违法变道和违法停车。很多人开着车,却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的心态,想到变道就随意的变道,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我经常会告诫那些交通违法者,违法变道看似小事,其实非常危险,因为马路上车来车往,违法变道者不依照规定变道,会让其他驾车者猝不及防。另一种比较多的情况是在有禁行标志的地方交通违法。有些人是因为不熟悉路段造成的,而有一些则是贪图方便故意的。有些路段除了公交车辆外是不允许其他社会车辆进入的,可偏偏就有许多车违法进入。

  主持人: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民警故意找我的麻烦,别人违法停车没有被贴条,我就停了几分钟,就被贴条了。”在执勤中,你们对于违法停车的处理是怎样的?

  程山:违法停车对于非机动车的影响很大的。违法停车的情况,在医院周边发生的尤其多。很多人是去看望病人,想着送点东西到病房就下来,几分钟而已。还有一些是外地到上海来看病的人,不熟悉路况。我们有的时候接到电话,报违法停车,我车子开过去的时候,一般都会鸣笛,意思是提醒那些违法停车的车主。有的人会赶紧把车开走,这至少说明他还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处罚那些违法行为,是为了给违法者一个警醒,希望他们不要再违法。因为今天的违法行为也许只是罚点钱,扣点分,下一次说不定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主持人:赵宗义警官是专门负责事故处理的。看到过很多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违法,却导致了让人无法承受的悲剧。请给我们讲讲。

  赵宗义:套牌车的问题,是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我处理过的一起事故,就是因为套牌。那个驾车者是违法套牌的,发生事故的时候,他的车是正常行驶的,有一辆车逆向行驶,和他的车相撞,结果撞死了人。本来,这个事故是逆向行驶者的责任,可是,这个套牌车的车主因为害怕套牌被查,另外,也带有一点侥幸心理,觉得套牌了警察查不到自己的,于是,他就逃逸了。这样一来,性质就变了,他被判了六年,现在正在服刑。侥幸心理,遇到事故第一反应是逃跑,是套牌车车主比较常见的状况。殊不知,从套牌这一行为开始,他们就给自己埋下了可能结出恶果的种子。

  另一个案例,是我们小区邻居的事情。这位邻居过去在小区里开个烟杂店,生意不错,后来就承租了小区边上一栋4层楼的旅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有滋有味。可是,他醉酒驾驶,还撞伤了人,这个事故发生后,巨额的赔款让他倾家荡产,他从旅馆小老板,又回到起点,重新开起了小烟杂店。一辈子的努力因为一次违法而归零。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结束语

  违章看似获得了一时的方便,背后的代价却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努力归零,甚至一座城市半个世纪的雾霾。违章应该有代价,执行处罚更要有力度。向违章说“不”,是为当下的自己,亦是为了子孙后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12版:巴西世界杯32强龙虎榜
   第A13版:巴西世界杯32强龙虎榜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家装专版
违章的代价
新民晚报新闻面对面A08违章的代价 2014-06-08 2 2014年06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