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读书经济学
董纯蕾
  董纯蕾

  有一阵子颇流行“……中的经济学”“在……遇见经济学”之类的畅销书,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普及一些经济学ABC。而现实生活中最“畅销”的大概可算是“读书经济学”了。

  最近一则来自美国的述评,详细分析了关于读个大学的种种成本,从付出的学费成本,到放弃的工作机会及其收入;从学生贷款金额,到日后的月薪还款比例……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经济不佳年代里的大学,好比盛夏时节的防晒霜。盛夏炙烤的阳光,一方面会让防晒霜的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能让防晒霜显得比平日里更加重要。同理,衰退的经济,一方面令一纸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褪色不少,另一方面也令读大学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在不景气的大势下,找一份好工作委实不易,于是许多人能一心一意地完成学业,读大学的机会成本降低了。

  国内的家长和学生,也越来越深谙这本读书经济学的账。近来走红网络社交媒体的“千万别报体”,刨去调侃与凑热闹的成分,多少也折射出“投入与回报不相当”的投资心态。那么多过来人集体吐槽所学专业的种种不是,比较的无非是当日读书有多苦、考试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寻,以及日后行业待遇和前景、加班比例,甚至包括找男女朋友的难度。而焦虑的家长们,大概早在为小朋友选读哪种学前教育班、培养哪门兴趣爱好、参加哪类运动锻炼时,就开始计算性价比了。朋友带女儿去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做免费体质测试,完成后请教工作人员哪些运动能力有待加强,对方甚是惊讶地说,难得现在还有你这样的家长,我们平时被问的都是“我家孩子中考体育能过吗”。

  在“经济学”和“性价比”深入人心的年头,还有多少人守着另一种度量衡:人生付出最多的终归是时间,而回报便是际遇。选择一条道路,遇到一些人和事,若精于计算其中的价值,那么充其量也就是物有所值,若懂得感谢其中的体悟,那么才有可能物超所值吧。好吧,这是要被嘲笑全无经济头脑的理想主义者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杭州公交纵火案的教训与警示
读书经济学
喝什么水
莫把“小腐败”不当回事
大树之下 休只乘凉
“夺刀少年”如何升学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读书经济学 2014-07-08 2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