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看全科医生,智者之选
杨秉辉
  杨秉辉

  俗说:“人吃五谷、难免不生灾”。中国人多、病也就多。加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民众的就医需求也得到了释放。于是各大医院“门庭若市”、“三长一短”几成顽疾、“看病难、看病贵”亦多诟病。而医院方面亦多难处,医生看病,一个半天要看三四十位病人,实难仔细交谈,各种检查,确实有利于查清病情,但也就难免增加费用。

  政府亦曾努力改进,尽力发展医院,以至如今我国一些大医院的规模、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医学中心相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医疗水平亦差距不大,但似乎仍是无补于事。于是又有了大小医院“挂钩”之法,让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医院去坐诊。据报界说可以让病人不出门,便能看到大专家。可惜居民们的热情,热不了几天,因为一位“腰酸”的病人让肾脏科专家觉得难办,因为“腰酸”不一定是肾脏病,得先让他去拍腰椎片;一位上腹不适的病人也让消化科专家为难,因为专家觉得未做过胃镜检查,难以确诊。民众的热情下降了,专家们也觉得在那里既无CT检查、亦不能做T细胞分型,英雄无用武之地。

  原来社区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另有一功”的医生,大医院的专家也未必擅长。而且如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慢支”等慢性病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日常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甚至是持续终身的医学照顾。

  许多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即发展了全科(家庭)医学,大量的训练有素的全科(家庭)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为民众提供方便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他们是在医科大学毕业后再经过若干年的专业培训,发展成一位一如心脏专科、泌尿外科医师一样的全科医学的 “专科医师”。他们能诊治各科常见疾病,并关注疾病的预防、病后的康复。他们的服务並重视病人的感受,关注病人健康相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实施“以人为本”的亲情服务。当然,遇有疑难杂症,他们也会及时帮助病人转诊,所以大受欢迎。

  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亦十分重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力提倡全科医学,至今我国的全科医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上海市,近年一批大学本科毕业、并已经过数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获得国家全科医师合格证书的全科医师,已经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一岗位上努力为民众提供“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有病不妨先在社区诊所看全科医生,一般的病,由全科医生处理可能更加妥帖。疑难杂症终究是少的,即使是,全科医生亦会负责转诊到相应的专科治疗,岂不比自己“病急乱投医”更好?有病,先看全科医生应是智者之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日记中的细节
明月二三事
休息天
胡萝卜
先看全科医生,智者之选
执念
邓拓和《颂山茶花》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先看全科医生,智者之选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