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元旦过后,我们作为上海市演出界的代表赴苏州参加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演出洽谈会。白天谈正事,晚上休会,上海代表就聚在一起闲聊。当时参加聚谈的有儿童艺术剧场、长江剧场、南市影剧院、曲阳文化馆等14家剧场的经理。闲聊之中,大家很自然地谈到上海儿童剧演出现状,一时间热议纷纷。
原来当时作为青少年课外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剧演出,在上海已出现了十分兴旺的势头,来沪演出的兄弟省市儿童剧团越来越多,对丰富活跃上海的儿童剧演出市场确实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也经常出现演了上家,找不到接盘的下家,乃至有的剧团从东北赶来,演了几场戏即无处可演,结果亏了本灰头土脸打道回府等尴尬状态。另外由于剧目良莠不齐,有的题材内容并不适合少儿观看等负面现象使人担忧。为了改变现状,大家提出了由上海市演出家协会(即今天的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为主办单位,在上海举办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的建议,并且很快起草了一个详尽的展演活动的实施方案。
当时的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要领导和本市主流媒体对在上海举办优秀儿童剧展演都表示热情支持,希望积极推进,于是形成了上海市演出家协会与上海市艺教中心联合主办的格局。
筹备展演活动,由于经费拮据,大家都抱着多办事少花钱的原则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去北京国务院文化部申请的过程。按当时规定,本市文化部门在本地举办演出并不需要文化部批准,但因我们计划中的儿童剧展演包括外省艺术团体,而邀请外省团体来沪演出必须经过文化部批准。当初还有规定:凡去北京出差的人员其车旅费、住宿费和市内交通费都由本单位自己解决,于是在京期间,大家都尽可能压缩开支,找收费低廉的小旅馆,吃最简单的伙食。北方的四月天春寒料峭,冷风刺骨。下榻的旅馆虽然便宜,条件却简陋到连洗澡的热水也没有。无奈之下,所有的人包括女同志都咬着牙打着颤,硬挺着洗冷水澡,这样的情景经历过的人是忘不了的。好在事情办得非常顺利,文化部艺术局领导听了上海的汇报和看了实施方案后,当场拍板同意。此时我们的兴奋之情已难以言表,早把在京的艰苦生活抛向了九霄云外。
首届儿童剧展演开幕式演出前出现的突发事件,连我们这些有一定演出经验的人霎时间也感到措手不及。开幕式上演出的剧目是辽宁儿艺的儿童剧《潇洒女孩》,当天该剧在剧场走台时,主演丁瑜芬不慎把自己的腿关节摔伤了,不一会儿,腿部肿得连迈步走路都很困难,怎能上台演出呢?而且还没有B角。眼看开幕式演出可能告吹,这一下,大伙儿都惊呆了,七嘴八舌提了不少建议和意见,以致高层做出了换戏换剧场的最坏准备。
就在此时,辽宁儿艺采取紧急措施,找医生给小丁的腿部作临时冷冻封闭处理并主张坚持演出的决定。晚上开幕式启动,我们看到小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伤痛上台表演,整场演出依然引人入胜。演出结束时,当我们看到观众的激动情绪听到经久不息的掌声,眼眶内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首届儿童剧展演的参演剧目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深受小观众的喜爱,其间还举办了一系列场外活动。那些丰富多彩、热闹火红的场面,催人精神振奋,让我们难以忘怀。
十日谈
蓓蕾之歌
隔着荧幕的距离,怎敌得过面对面的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