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老是咳嗽流鼻涕,吃了感冒药,泡腾片也不见好。”最近正值春夏交替,感冒再次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成为感冒大军的一员,许多市民使尽了浑身解数——醋熏房间,喝板蓝根、姜茶,在屋内放洋葱,甚至选择喝酒祛寒代替吃药。这些招数真能让感冒远离你吗?近日,在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第59期上海市社区健康大讲堂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黄海副教授表示,预防感冒需增强自身抵抗力,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常开窗通风,至于醋熏、喝板蓝根等民间“土方”并没有多大作用。
长时间熏醋无法消毒,易伤害皮肤和呼吸道黏膜
如今还有不少人认为,紧闭门窗,把醋倒入砂锅等容器内煮沸,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对此,黄海副教授表示,很多人觉得醋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能是觉得醋里的醋酸能起作用。事实上,一定浓度的醋酸的确能消毒,但效果不是很好。而食醋的醋酸浓度很低,远不能起到消毒的效果。他强调,如果在封闭空间长时间熏醋,不但会引起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还会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尤其会导致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病情加重。
有说法认为洋葱中含有硫化丙烯,将其两头削掉,放在房间里可以防流感。黄海指出,虽然葱蒜能抑制细菌,但其对空气中的病毒作用微乎其微,因此也无法预防感冒。
板蓝根喝过量,消化、造血功能或受损
面对感冒来袭,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板蓝根。黄海介绍,板蓝根属于清热解毒类中药,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在感冒发生后,服用板蓝根在一定程度上有治疗的效果,但板蓝根并不能预防流感,过量服用还会引起消化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不良反应。”
那么出现轻微感冒症状后,服用泡腾片、姜茶可以治疗,防止感冒全面发作吗?黄海建议,没有疾病的市民最好不要长期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泡腾片,更不可将它当作防治感冒的方法。据了解,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一旦停服,易出现晨起牙龈出血症状,重则皮下瘀斑。
黄海表示,为预防感冒,市民可适当服用姜片,每餐食用量控制在3片-5片,不宜过量,同时,容易出现喉咙疼痛发炎、患口腔溃疡、内火重的人群应避免长时间服用姜茶。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黄海提醒,着凉后感冒可以适当喝点姜茶,但如果是风热感冒,姜茶只会适得其反,此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用喝酒祛寒来代替药物只会“雪上加霜”
一些老人在感冒后常常会选择喝酒祛寒来代替吃药,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黄海指出,因为感冒是上呼吸道炎症的反应,感冒时喝酒会加重黏膜血管扩张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步加重,如同雪上加霜,拖延治愈时间。并且饮酒还会加重肝、肾损害。如果同时服用解热镇痛类感冒药,喝酒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
捂汗治感冒不可取,应休息静养
而现在,仍有很多人认同“捂出汗感冒就会好”的传统观念,有些年轻人甚至选择运动出汗或蒸桑拿来治疗感冒。黄海对此表示,无论是采取运动出汗或选择捂汗,都不可取。这些做法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减轻,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他说道,因为运动时体内热量产生更快,机体代谢旺盛,造成体温过高,在加重了心肺负担的同时,也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如此一来,非但不能缩短病程,更不能因此而痊愈。同时感冒时体质较弱,进食不多,如果出汗过多,极易引起虚脱和脱水,使病情加重或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所以黄海建议,感冒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并注意休息静养,居室空气要流通,不要太贪“暖”,等完全痊愈后才可进行体育锻炼。
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普通感冒
许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惑,明明已经注射过流感疫苗,怎么还是会感冒?黄海解释说,流感疫苗只对某种流感病毒有预防作用,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此外,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个月之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的目的,而且每次接种流感疫苗的效力大约会持续一年,每年接种的流感疫苗病毒株都不相同,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应该每年持续。
黄海表示,虽然每年的病毒类型不同,但预防和治疗方法都一样。在预防方面,增强抵抗力,防止病原体入侵是预防的关键。此外,还应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通风和空气消毒。
黄海提醒,感冒发烧别动不动就用抗生素。感冒70%-80%由病毒引起,另有20%-30%的感冒由细菌引起。只有当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联合抗生素的治疗,而单纯病毒性感冒常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