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月出炉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市民首选“数字阅读”的比例比去年高出3.52个百分点,这几年呈稳中渐升的态势。今年上海书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亦首次设立数字出版馆,以顺应数字阅读这个潮流,包括“译文的书”APP在内的多种新阅读媒介在馆内推广。在亚马逊、当当网等大型网络书店已经推出了大量电子书的前提下,不少出版社也耐不住“寂寞”,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APP平台,不过面对大量免费阅读的平台,出版社的电子书APP处境并不乐观,赔钱吆喝的概率相当大。相比之下,工具书类、教育类、童书类APP则表现较为出色。
纷纷圈地
在今年书展上,上海译文出版社打造的移动数字出版整体业务平台“译文的书”APP正式上线。“译文的书”APP自2014年起开始研发,目前上架图书有300种左右,该阅读应用分为“译文的书”和“书的事”两大板块。其中“译文的书”还设有“好东西”这一栏目,重点推荐热门、畅销图书。而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之前,中信出版社已经推出了“中信尚书房”,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则有“磨铁书栈”上线。此外,凤凰出版集团和广州出版集团也都有自己的阅读类APP。虽然出版社的电子书APP所占市场份额可能微不足道,但向业界释放出了一种信号——出版机构正在主动出击电子书市场,在慢慢寻找自己的数字化生存之路。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些出版社的电子书APP上架的图书数量非常有限,与亚马逊等的海量电子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更何况还有大量免费阅读的电子书平台,出版社自身开发的电子书APP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闯出一条生存之路来还是颇为困难。
赔钱吆喝
据介绍,一般电子书的定价是纸书的70%左右,随着纸书销售时间的延长,电子书价格会逐渐往下走,有时候会到纸书的5折,促销时则会更低。不过打开“译文的书”,大部分书的定价都在10元以下,包括《洛丽塔》在内的不少原价30元左右的书售价都只有6元,连3折都不到。在“磨铁书栈”情况也大致相同,热销排行榜上清一色的6元书,而在下载排行榜上更是清一色的免费书。“中信尚书房”价格略贵,一般在1.99-2.99美元之间。虽然数字版对于出版社来讲节约了印刷成本,但APP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都需要财力、人力,从目前出版社电子书APP的规模来看,赔钱吆喝恐怕难以避免。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现在中国的读者还没有愿意为数字版付钱的、或者说付纸书同样的钱的概念,国外数字版图书和纸质书的售价差别不是很大,数字版对于出版社来讲节省了成本,所以获利比纸质书也许还要丰厚。但在国内愿意为数字版付钱的人很少,即便愿意付钱,能够接受的价格也非常低。
另辟蹊径
相比单纯阅读类的APP,出版社推出的工具书类、教育类、互动童书类等APP则现状较为乐观。在上海书展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售价98元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APP颇引人注目,这款移动平台的词典APP目前已有用户60多万,其中约有一半左右是付费用户。此外,外研社在苹果商店推出的各种收费及免费的外语教育APP有好几十种。而接力出版社则推出了《蓝皮鼠大脸猫学数学》《瓢虫》《森林》等8款针对青少年的APP, 其中《瓢虫》《森林》在苹果商店不仅获得用户四星半评价,下载量约63000次,一度在分类榜排名第3名,还在“2012年度十佳儿童App”名列第八,也是这一榜单中唯一有作品入选的出版社。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