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五(4)班
今年的7月,我来到了辽宁省沈阳市参加了“和平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其中,与北京人大附小的一场比赛,虽然失败了,但最令我难忘,收获颇多。
赛前,我们就打听到对手是全国足球名校,也是2014年“谁是球王”华北区的亚军,因此,我心里仿佛有一堵墙给我无形的压力。
随着主裁的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我在中场一边指挥前场队员跑位,一边努力地带着球,寻找对手的空档,以便直塞和传球。很快,这种打法取得成效,1:0,我们队领先。但,我们还沉浸在喜悦中时,对手很快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将比分扳平了。不过,几分钟后,我方获得了一个任意球。我走上前去准备主罚,我先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准球门的死角,射出了一粒完美的香蕉球,守门员补了个空,“进了!”我再一次为队伍射入一记刁钻的任意球。好景不长,对方毕竟是全国足球名校,又一次将比分扳平。上半场以3:3的比分结束。
下半场,我们虽然加强了攻势,又进了2球,但对方很快适应了我们的打法,加快节奏,让我们疲于奔命,我脚发软,大汗淋漓,体力不支,因此被对方以7:5获胜,我们取得小组第5,人大附小取得小组第1。
尽管这次沈阳之行我们没有像上次去锦州那样取得好名次,但让我难忘的是我们在失败中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要扬长补短,在打法和意志力上下功夫,要永不放弃,这才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