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一一做到。
有句话叫“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因为美人和名将都属“珍稀之宝”。美人和名将不招来杀身之祸就算万幸,哪有几个能长寿。而郭子仪功高盖主,却独活到八十有五,古代算是长寿也!那么,他的长寿之秘又是怎样的呢?
官大得没法再大了,威望高得无以复加,这是人臣之大忌,郭子仪居然安安稳稳活到85岁,这在中国历史上少有。都说他是军事家,政治家,不如称他为心理学家更合适。
有人告郭子仪谋反(其实没有),皇帝就下诏要他从前线回朝廷汇报工作。郭子仪一接到通知立马动身,“朝闻命,夕引道”,不带兵卒、不洗澡、不刮胡子跑到皇帝跟前,皇上一看,这哪像谋反的样子啊?让郭子仪这么大年纪还冤枉跑一趟,得多给点奖金安抚安抚呀。几次下来,皇帝亏本不少,以后别人谁告郭子仪谋反他也不信了。这是郭子仪研究透了领导的心理。
郭子仪的宅院采取开放式管理,无论贵贱乃至“里巷负贩之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子女们不理解,郭子仪就说了:国家给了我一千官兵、五百马匹,我们整天高墙闭户的,人家不知道我们里面干啥,那不就会造谣?别人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谣言。郭子仪研究透了群众的心理。
公元765年,吐蕃会合回纥兵围攻泾阳,京都长安又陷于危机。国难当头,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去前线指挥,形势明显敌强我弱。郭子仪要单骑赴回纥营议和。到了敌人跟前,他远远先卸甲抛枪,回纥首领药葛罗被搞糊涂了。郭子仪乘机跟他套交情,做忆苦思甜教育。傻大个药葛罗哪是他的对手,掉转枪口就跟他一块儿杀吐蕃去了。郭子仪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唐王朝再建奇勋,这是他研究透了敌人的心理。
郭子仪对不同人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朋友服、百姓服,连敌人也服。所以他能位极人臣,富甲天下,子孙满堂;八子七婿,皆为朝廷高官,一重外孙为帝(穆宗),享年85岁,福禄寿齐全。
读至此,读者诸君,郭子仪为何能长寿,您已经很清楚了,豁达智慧。免除了奸人挑拨利用和君臣猜疑招来杀身之祸,名人名将又岂是仅有身体健康就能长寿乎?做人做官与养生密不可分,公道自在人心,除了自己走得正,还要多思与机敏,加上豁达友善,化敌为友,以邻为伴,有一颗平和之心,方能高枕无忧,福禄寿齐全,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