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像是一个‘互联网+’的方案,而是‘互联网-’的方案”。研讨会一开始,国发院薛兆丰教授就尖锐地指出,“专车新政”读下来像是为专车量身定做的六大“杀手锏”:两千多个地方要报备,要逐个地方申请,然后强制转换身份,延用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强加劳动关系,再加上不准市场配制。著名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则认为,“专车新规”应交给地方政府先行试点,运用一部法规来管理全国专车市场并不合理。
“薛老师一入场就来了个下马威,把我摆在了审判的位置上。如果我不是一个公务员的身份,作为一个女同志我可能还是会脸上挂不住的”。在听过专家、学者发言后,负责起草《暂行办法》的交通运输部出租车管理处处长王秀春起身回应,她说,现在的管理办法对于网络约租车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也留了缺口,如针对真正体现共享的顺风车、拼车,目前没有详细的规定。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司长刘小明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希望从国家层面来认可专车、规范专车的,体现了政府对创新的一种包容。此外,根据高德公布的二季度拥堵指数,北京、广州、杭州、深圳四个城市,虽然已经实施了机动车限购,但第二季度的拥堵指数却反而上升,这个时间正好与网约车盛行的时间吻合。而且有的城市交通部门已有调研,认为专车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与交通拥堵有关。
“智慧的新的业态一定是要做大市场,而不是抢别人的饭吃,至少要少抢一些别人的饭吃”。刘小明说,在这个过程里面你要抢别人的饭,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时候,同样会有一场新的革命,所以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