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电信诈骗有三招:戒贪、勤问、多看报
卞英豪 李永生 蔡黄浩
扫一扫观看街访精彩视频。
■ 受访市民表示老年人始终是电信诈骗的“高危人群”
  今天,47名电信诈骗犯将被上海刑警和印尼警方共同押解抵沪。这是上海警方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打击电信诈骗跨国行动。那么,你是否听说过电信诈骗?你都遇到过什么类型的电信诈骗?又该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呢?街谈巷议走上街头听听市民朋友怎么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市民都遇到过电信诈骗。

  市民遇到的电信诈骗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市民表示遇到最多的当属“邮局有包裹”。“您好,这里是顺丰快递,您有一封问题包裹……”市民纷纷拿“山寨顺丰”的诈骗方式吐槽。“他们这么骗,顺丰知道吗?”

  此外,市民还例举了不少常遇的诈骗形式:“参与活动中奖了,要交税。”“说我儿子犯事被抓了,要交钱。”“说我是房东,让我转账。”“说我是P2P上市公司,有高利率的理财产品。”……

  对此,市民总结,“总而言之,就是问你要钱!”

  今年近70岁的张阿姨,也对电信诈骗深恶痛绝。“我们老年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接受信息也少,一不当心就要被骗了。”张阿姨表示,老年人始终是电信诈骗的“高危人群”。

  有市民调侃,“电信诈骗也骗不到我,我反正也没钱。”但也有市民指出,不少人被骗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心”。“比如说你中奖了,或者让你买高回报的产品,一些人心动了就上当了。”

  如何防治电信诈骗?市民也总结了防电信诈骗的几个方法。

  “最重要的就是别太贪心。”市民杨阿姨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掉了也不会这么巧掉你这,“碰到这种‘好事’多留个心眼。”杨阿姨总结,防电信诈骗首先需要端正心态,切莫贪心。

  “我认为还需要加大宣传。”有市民认为,防治电信诈骗还需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社区也多普及相关知识。“平时多看看报,多看看电视,多问问周边的亲人,也就不容易被骗了。”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李永生 蔡黄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读者俱乐部
   第A28版:阳光天地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19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22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广告
追星未必脑残,“鳗鱼”传递暖意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防电信诈骗有三招:戒贪、勤问、多看报
体彩公告
新民调
中国福利彩票
上海天气预报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互动A13防电信诈骗有三招:戒贪、勤问、多看报 2015-11-10 2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