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彻底慌了
“我们也是头一回来上海拍那么久的戏。“逯音告诉记者,因上海有良好的电影政策和环境,华录百纳特地将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支持的重点项目电视连续剧《角力之城》安排在上海取景拍摄,想打响公司转战上海的第一炮。“我们在松江区车墩镇租用了一栋仓库作为摄影棚,搭建了电视剧的主场景。”没想到,这个合同期从今年9月1日至明年1月28日的租用仓库,却在10月下旬忽然被告知是“违法建筑”,将于11月中旬被拆除。逯音说:“我们是与二房东签的约,他的合同到2017年,仓库有十几万平方米,剧组为此投入了数百万元搭景费用。说是‘违法建筑’,我们彻底慌了。”他感叹说,那时候真是有点不敢想,“戏还没拍完,如终止拍摄,肯定要重新建棚搭景,不仅耗费和损失巨大,还会影响拍摄周期。再说,剧组聘请的境内外知名演员的档期无法调和,可能还会有法律纠纷。”
幸好得到帮助
“走投无路”的剧组于是找到了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没想到,他们得知我们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紧急协调。”语气里,逯音满是感激,他絮絮叨叨地告诉记者,最后在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市文广局电影处、广电处的帮助下,在松江区委、区政府和区文广局领导的支持下,在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松江工作站的努力协调下,经多方协商,终于妥善地解决了政府拆迁与《角力之城》剧组拍摄的矛盾,“那几天我们觉得时间特别漫长。对我们来说真的是煎熬。但回过头看,我们深深感到,地方上的支持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剧组将以最快速度加紧拍摄,拍摄结束后马上撤出仓库,尽可能不影响当地政府的拆迁工作。”
好人好事不少
逯音口中的“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连剧组遇到困难前也并不太熟悉。
该机构秘书长于志庆告诉记者,这个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单位”已帮助了很多来上海拍摄的剧组。他们为央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多方奔走,联系寻找采访对象;为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拍好江南造船厂旧址,先后前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进行现场协调;为《铁血淞沪》在上海佘山特地挖掘了一个“战壕”,使原本要转战横店的剧组留在了上海拍摄;为文献电视片《艾思奇与毛泽东》三天内完成了在上海的拍摄,以上海图书馆为源头,逐一联系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解放日报社、上海会馆陈列馆、上海市档案馆等单位。
事情确实很琐碎,甚至还有几分像是在给影视剧组当“保姆”,但这正是这份“服务、服务再服务”的精神,让来上海拍摄的剧组安了心。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