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向政协委员坦承,目前上海海域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以2014年为例,长江(徐六泾断面)的入海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Cr)约547.8万吨,总氧为224.5万吨,总磷为15.0万吨。而本市沿海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量约为4.7吨,总氮为2.3万吨,总磷为0.11万吨。根据多年的监测资料,本市陆源入海污染物只占入海污染物问题的5%-10%,长江和钱塘江的入海污染物,是影响本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
市海洋局表示,下阶段将着力加强入海污染物防控,以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继续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污染整治,严格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至2020年,实现全市排海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质达一级A标准,大陆主要入海河流水质不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
另外,上海将建立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以本市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以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为保护重点,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研究制定差别化管控措施,实现海洋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建立海洋生态赔偿补偿机制,确保遭受破坏的资源和生态得到相应补偿和有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