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黄牛”如此“循环往复”的勾当,竟发生在公园保安的眼皮底下,说明了什么?
其实,针对“黄牛”收废票加价卖的现象,我们不能仅谴责“黄牛”心太黑,恐怕更要看到,收废票加价卖的“黄牛”之所以会如此明目张胆、猖狂,自然不能排除这其中诸多环节上相互配合的嫌疑。“公园全体管理人员上班值勤”,不遗余力地围追堵截表面上跑腿的“黄牛”,更不应当忽视了其他环节上存在着的问题。仅仅“采取原票‘撕角’办法加以区分”,说实在的,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打击“黄牛”,眼睛不能仅盯着“黄牛”,而应在更多的环节上查找原因、堵漏洞。唯此,“黄牛”回收废票的恶劣行径,才有望得到彻底根治,游客和公园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护。 ——读者 朱文河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