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默克尔顶住国内的压力,向等候在布达佩斯火车站的难民敞开大门。此后与难民有关的争议性话题不断。2月,德国媒体报道称,“出于宗教和健康的原因”,德国多地幼儿园和中小学纷纷取消含猪肉的菜单,这让向来以“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日耳曼人怎么接受得了?最近,德国卫生部又建立了一个新网站,图文并茂地向移民普及欧洲的性价值观和生育健康。但德国人并没有点赞这一“贴心”之举,反而开启嘲讽技能,吐槽这个简直“18禁”的网站恐怕收效甚微。
但这并不意味着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就彻底失败,更不意味着右翼民粹主义的德国选择党就将得势,德国就将变天。首先,见风使舵追着选票跑,显然不是一名有担当的政治家应有的作为。正因为如此,在脱口秀节目上,面对“德国在欧洲被孤立,德国社会在分裂,您什么时候改变路线”的提问,默克尔坚定地回答:“我不会改变路线,因为我坚信我是对的。”其次,这终究是一次地方议会选举。尽管难民政策令默克尔在偏右的人群中失去了一些支持,但也同时为她博得了中左人群的好感。更何况在明年的大选中,选民不见得就会把票投给德国选择党。德国《明星》周刊近日的一份调查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在德国民众普遍担忧的社会问题中,最棘手的是“暴力袭击和种族仇恨的增加和蔓延”,83%的受访者对此感到不安。紧随其后的是人们对“极右势力会不断壮大”的忧虑,以77%的得票率高居第二。而“难民和申请庇护人数达到极限”仅以52%的得票率位列第十。而对于德国选择党是否能对目前的难民危机发挥实质性作用,79%的受访者表示不看好它。
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对她所在的政党在巴登-符腾堡等州的选情来说是个错误,但对世界来说是对的。与其他几位来自欧洲的女性竞争者相比,或许默克尔与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更匹配。正如《南德意志报》一名记者评论的,“她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平凡的政客,而是一个很有政治家风范的女政治家”。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