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干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缅甸百姓的强烈诉求和普遍期待。对于缅新政府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玩地缘政治游戏。可以预见,民盟上台后将推行比较务实的外交政策,希望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大国关系,优先睦邻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搞大国平衡外交,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
赵干城认为,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缅甸政府迫切需要维护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和大力吸引外国投资。随着美国解除大部分对缅制裁,民盟执政后必然积极发展与西方关系,而西方也可能会逐渐增加投资和援助,但预计成果有限。中国是缅甸最重要的邻国,中缅两国贸易约占缅甸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国对缅投资也约占缅甸吸引外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双边经贸合作符合共同利益。因此,缅甸新政府在积极加强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同时,对华政策不会有根本性颠覆性的改变,不可能刻意疏远中国。
过去由于缅甸国内政治因素,中国与军政府合作的一些项目受到不公平的指责。赵干城表示,随着民盟上台执政,中缅关系有望得到顺利推进,一些被喊停的项目有望重新审查并恢复。
而第一副总统吴敏瑞是缅甸军方推选的候选人。对于民盟主导的政府来说,未来与军方的合作不可避免。民盟在省邦议会选举中拿下7省5邦,但少数民族武装问题突出的掸邦和若开邦不在民盟掌控之列。因此,在全国民族和解问题上,民盟主导的政府须与军方紧密合作。
赵干城表示,从之前的修宪谈判来看,民盟与军方还无法马上实现和解。在现行宪法框架下,军人议员团在联邦议会两院均掌握25%席位,若要修改重要条款,必须取得75%以上议员支持才能实现。昂山素季想要通过修改宪法,登上总统宝座,民盟必然要与军方合作。如果未来双方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获得进展,达成诸如修宪时间表、路线图这样的共识,双方才算真正踏上和解之路。可以想见,未来民盟的执政道路不会平坦。本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