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建设 勾画培养“最优路径”
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城市建设类技术人才的中职校——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准确定位、紧抓机遇,将旗下专业进行有机融合,创设“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群”,为建筑、市政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专属“孵化器”。
校长朱迎迎介绍:“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群涵盖四个专业,其中以专业传统品牌——市政工程施工专业作为‘领头羊’,联动‘工程造价、土建工程检测、建筑工程施工’这三个‘新秀专业’一同发力。”
“专业群”不单单是把几个相关联的专业“捆绑”在一起那么简单。在“以一带三”的模式下,学校以“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夯实基础、稳步推进”为宗旨,进行“专业群”建设及群内专业改革,强化群内专业横向联系,关注内在逻辑关联,实现教学内容的共建、共享,专业建设的互助、互惠。强化教学内容纵向建构,关注突出典型工程案例的主体承载功能,实现培养路径的简捷、高效,综合能力的强化、提升。
除了“合纵连横”的架构建设,学校还从课程设置上入手。由于四个专业同属土建工程产业链,且有诸多相近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学校整合出《工程识图与CAD绘图》《工程材料与检测》《工程施工》《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并编写校本教材。
专业型教师 进修时下“最新技术”
市教委命名的“市政工程开放实训中心”、可供“专业群”共享的6个校内基础和专业实验实训室、一体化教室以及10个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学校为“专业群”提供了优质的“硬件”支持。而在“软件”——教师方面,学校则打出了一套多招合一的进修“组合拳”。
进修第一招是教师从日常教学、校本课程编写中悟出的自我提升秘笈;第二招,则通过学校众多的“校企合作平台”及“企业工作站”实现,教师挂职锻炼、向行业第一线的职工悉心求教,进而提升自我水准;“借鉴同行,互通有无”则是第三门招数。教师们集中参加国培、市培、职教集团培训,将宝贵的教学经验迅速应用于教学中。最后一招,教师走出国门,前往加拿大、德国等地,接受国外先进职教理念的系统性培训。
“2015年,为期三个月的加拿大之行,让我在教育观念上有了质的飞跃”,在外派提升执教“内功”的过程中,胡昱老师深有感悟,“一进入工程测量课的实训教室,我就被震撼到了。”国外先进的实训条件,引发胡老师深思,为此回国之后,她专门针对学校实训环境进行改善,提出建议、并获得采纳。
通过多个层次的轮番进修,“专业群”中的教师执教能力显著提升,互补性也日益增强。目前学校专任专业教师的授课门数均超过3门,专业课程授课覆盖面已达100%。
专业化学生 契合企业“最强需求”
从“专业群”走出的学子,到底够不够专业范,还得用人企业说了算。副校长戴国平介绍:“‘专业群’毕业生已遍布市政、建筑工程业界的知名公司,他们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每当毕业季时,许多企业慕名而来招聘学生。”
“从城建学校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群毕业的学生,通过多年的观察,我们对他们很认可。”徐汇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沈孝龙说:“这些学生不但具备中职生好学、有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岗位认同度高的特质,还能将不少新技术、新观念从学校带到企业中来。录用他们,无论对学生还是对企业,都是一次双赢!”
从学校的毕业生中,我们也了解到,他们目前就职的企业不少还都是原先学校的“校企合作基地”。在校期间,他们就已多次在这些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其中不少学生还凭借突出的工作能力以及扎实过硬的理论、技术水平早早与企业敲定了就职意向。
从学校毕业生调查数据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从事对口工作和与“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群”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到了79%以上,岗位稳定率也在50%左右,他们中对就业前景感到乐观的接近84%。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