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减政的“痛”换群众办事的“爽”
■ 记者招待会上中外记者众生相 图 新华网 人民网
  结构转型

  产能要去,大量职工的饭碗也不能丢

  彭博新闻社记者:去年在同样的场合您曾经说过,中国政府会继续推动壮士断腕的改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您说中国经济需要至少保持6.5%的增速。同时不同的政府部门官员也表示,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岗潮。所以我想问您,如何解决好保持中国经济的一定增速以及避免可能会产生不稳定影响的下岗问题,如何确保不会影响您本人所说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改革议程的推进?

  李克强:你问问题的时候很严肃,让我略有沉重。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支撑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对于一时尚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简政放权

  哪里遇到问题、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简政放权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但也有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很多事办起来还很难,一些事情在办理的过程当中还有找不到门的感觉。请问总理,针对这种现象和问题,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李克强:简政放权可以说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三年前就在这里,我曾经明确表示过,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1/3,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根据第三方评估,多数企业和群众对这样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与此同时,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有更高的期待。

  我们现在审批事项还是比较多,而且保留的事项当中有很多标准不统一。前几天我到一个代表团去参加审议,就有代表说他们要办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群众很欢迎,但是这涉及到养老机构准入、医保定点、收费审批等,要跑多个部门,关键是这些部门的标准还不统一,所以,像你讲的,都找不到门。

  所以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哪里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即使是审批也要简化手续。

  尤其是要推进标准的统一。我们这两年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从证照合一到一证一码,就是一个统一标准的过程。结果激发了很大的群众创业热情。这个领域能做到,为什么其他领域就做不到?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的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坚决进行清理,该废除的废除。当然,我们说放权并不是说放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措施必须到位,还要防止任性、任意地检查,这样简政放权才能更有效,才能让生产力发展起来、群众得到好处。我们还要推动优化服务,比如像政务公开加上互联网,让群众少跑腿,还能够办成事。

  周边局势

  坚持和平外交完全可以维护地区稳定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在过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由于朝鲜的举动,美国正在加强在韩军事部署。同时在南海地区军事紧张态势似乎也在升级。另外,澳大利亚也在和美磋商要引入战略轰炸机。还有就是不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签署了TPP。您是否认为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给中国造成问题?您觉得在亚太地区还存在其他不稳定因素吗?

  李克强:你提了一系列的问题,概括起来讲,问的还是关于中国周边的问题。中国始终主张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友好的睦邻关系。这关键还是要靠地区国家共同努力。邻里发生纠纷,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以诚相待,坚持用外交、和平手段来解决,我们完全可以维护地区稳定。至于域外国家,像美国,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我们可以在亚太地区进行合作,管控好分歧。

  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边。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毫不含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希望,不论是域内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能多做有利于地区稳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则对谁都不利。

  文物保护

  推动文化发展可以滋润道德的力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两会前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一个议题是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请问总理,中国这么大,要解决的问题这么多,政府的工作又这么忙,这个问题有这么紧迫吗?

  李克强:谢谢你对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的关心。本来你这问题可以由我们的秘书长来回答,不过我本人也是同意来讨论加强文物保护问题的。

  我想回答你的是,我们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香港问题

  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凤凰卫视记者:最近一两年我们从香港回到内地时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香港到底怎么了”。不久前,在大年初一,香港旺角发生了骚乱事件,这也凸显了香港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香港的经济增速也是放缓的。明年香港就回归20周年了,请教总理,在您看来,香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中央政府是否会出台新的措施来支持香港的发展?

  李克强:要是再有人问你香港怎么了,我建议你回答: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没有也不会改变。而且我们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香港民众有智慧处理香港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说到发展,这既是香港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当然,香港的发展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年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2.4%,这不算低了。香港还可以更多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当然也可以抓住内地发展的机遇,只要是有利于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香港民众福祉,特区政府提出来的事,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我对香港的前景看好。

  新经济

  “小微”大有作为,大企业可有更大作为

  财经杂志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提出了“新经济”这一概念,这是不是指现在新兴的电子商务和小微企业,这和您之前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什么关系?这些对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什么作用?

  李克强:我们说要发展“新经济”是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等。而且,发展“新经济”,小微企业可以大有作为,大企业可以有更大作为。目前很多大企业也在搞创客空间,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很多国家都走过这样的路,尤其是发达国家,有很多先例可循。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而且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的动能。

  新动能对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很有意义。像我们现在要推动去产能,就涉及到重化工企业,很多这样的企业用人过多,需要把富余的员工转岗,而新动能发展起来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使我们可以较大力度去推动去产能。我们现在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为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一个平台,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有活跃的空间。

  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还是在于亿万民众的参与,这也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4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5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6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专题/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用减政的“痛”换群众办事的“爽”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A04用减政的“痛”换群众办事的“爽” 2016-03-16 2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