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上海准妈妈都是抢着进“红房子”等市区大医院生孩子,2012年,申城曾为应对破纪录的23.96万新生儿艰难周转孕妇床位。今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孕妇床位会不会面临空前紧张?
据市卫计委介绍,预计今明两年全市出生人口可达23万人,现有产科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可能出现的人口增量。近日,复旦大学更成立上海首个妇产科医联体,由“红房子”牵头的12家医院将在医疗服务、信息共享等方面大融合。随着著名妇产科专家“下乡”,“二孩”来了,郊区孕妇也不用“进城”生娃了。
郊区孕妇长途产检
生完宝宝睡走廊
两年前,家住青浦的朱小姐选择在市区某知名产院预约登记分娩。“生孩子风险大,大医院更让人放心。”由于住得远,朱小姐每次做产检,早上5、6点必须出门。“到了医院,挂号排队半小时,等候产检两小时,缴费又半小时,等到产检完,人也筋疲力尽了。”据悉,一位准妈妈整个孕期所要经历的产检次数为9-11次左右,尤其在孕晚期,36周前每2周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有高危因素者需增加产检次数。朱小姐说,有时老公不在,自己还得乘公交换出租车。“到了生宝宝那天,由于床位十分紧张,我和宝宝无奈被安排睡在走廊里。”
据了解,像朱小姐这样“不远万里”选择到市区生娃的孕妇,在青浦大约占到三成,她们大多是“为了图个安心”。
担心离家太远出意外
多数就近分娩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产科特需病房内,刚刚“升级”为妈妈的吕小姐正躺在床上休息,精神状态良好,襁褓中的小宝宝在奶奶和外婆的照看下安静地美美睡着。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就近分娩时,吕小姐说道:“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离我家很近,开车只要10分钟,产检也很方便,我几个嫂子都是在这儿产检、分娩的,我感觉很放心。而且同样都是特需病房,这里相对更便宜,房间也更宽敞,服务也挺好的。”
健康孕妇没必要去
市区大医院轧闹猛
针对大医院产科爆满、小医院产科尚未饱和的局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产科主任金红梅主任医师表示,这是市民在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大医院环境好、技术好、护理有保证。有的孕妇宁愿挤破头,也要到市区的大医院就诊。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医院的产科都具备产检、分娩的技术能力,孕妇只要身体健康、一切正常,大可不必非得认准几家知名专科医院。金主任也建议孕妈妈尽量在同一家医院做产前检查,这样能够方便医生全面地掌握孕情,更好地进行相应处理。
“有些孕妇到我们医院一看,这个检查不能做,那个检查不能做,就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技术水平不高的表现,”金红梅主任解释说,“事实上,有些孕期筛查项目,比如唐氏筛查和胎儿超声检查,俗称“大排畸”,市里面规定需要孕妇前往指定的三甲医院才能检查。”
医联体上线后
市民将享同质化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妇科主任罗仪教授介绍,由于妇产科联合体实行的是同质化管理,所以患者在所有妇产科医疗联合体内的医院,都能得到红房子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也就是说这些医院的医技和护理水准等完全同于妇产科医院。
罗主任指出,医联体的推出将为青浦周边百姓提供更高水平、更优质、更便捷及与市区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这将发挥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青浦周边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水平提升。届时,在医联体内,妇产科医院与各医院妇产科医生进行轮转、流动。医联体内医院的妇产科,都有妇产科医院医生坐诊,参与诊疗。对部分重症患者在医联体内还将设有“绿色通道”,可转诊至妇产科医院救治,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原医院康复治疗。
此外,由于医联体内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实行信息共享,患者在医联体内医院做的各项检查,均会互认,也降低了诊疗费用。
吴瑞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