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律师怎能“挟舆论以令司法”
赵冷暖
  赵冷暖

  昨日,药家鑫之父药庆卫诉张显名誉侵权案正式开庭。半年之前,药家鑫及其父母都是众矢之的,彼时之“民意”可谓群情激愤;而如今,公众和舆论都平和了许多,因为当更多案外细节逐步披露之后,每一个关心药家鑫案的人都想知道:从法律和情理上讲,张显在药家鑫案中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公众是否被张显误导了?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杀人犯的父母”?

  应当承认,在药家鑫案刚刚发生之时,张显想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注意,为了防止公权机关偏袒药家鑫,即便发表了夸大其词的言论,也属“应激反应”,或许情有可原。因为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有时候一个案件如果不被曝光,这个案件就会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当药家鑫案进入正常的刑事诉讼程序后,张显继续通过微博发布诸如药家鑫是“富二代”等言论是否还具有正当性?也许诚如张显所言,“药庆卫是穷人,药家鑫不是富二代,药家鑫也一样会判死刑!”但问题的关键是,诉讼有诉讼的规则,尤其是作为代理人,应该以自己专业的代理行为来为受害人讨回公道,而不是通过歪曲事实来为自己争取有利诉讼地位,更不应将只能雾里看花的社会公众也裹挟进自己编织的“民意”风暴之中。“挟舆论以令司法”,这既是对朴素民意的亵渎,也是对司法公正的绑架。

  由是观之,这个案件看似一起简单的名誉侵权纠纷,实则关涉公民言论自由与权力制约、民意表达与司法独立等诸多重大议题,其制度意义可谓远胜药家鑫案。因此,法官必须对张显在药家鑫案中的言论细加斟酌方能不致混淆是非。法官要分辨张显发言的三重身份——普通公民、被害人亲属、诉讼代理人;判定张显言论发表的时间——是在案发初期还是正常诉讼期间;分辨张显言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公权机关偏袒被告人还是针对药家鑫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张显的言论到底是“应激反应”还是民事侵权。

  不过有一点目前已经可以肯定,药家鑫的父母既不代表公权力,也不是公众人物,他们和“乖孩子”们的父母也几乎没有任何不同,法律必须对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保护,就像法律必须无微不至地保护张显一样。因此,如果张显的言论歪曲了事实,降低了社会公众对药家鑫父母的评价,那么其行为就必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西安市雁塔区是有名的文化区,辖区内还有著名的法学高等学府,我们期待着雁塔区法院能够作出一个展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的高水平判决。我们同时也希望这对失去孩子的老年夫妇,不会在法律面前失去自己的尊严,不需要再“昼伏夜出、低头做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特刊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8版: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40版:广告
   第A41版:年终特刊
   第A42版:年终特刊
   第A44版:广告
   第A45版:广告
   第A46版:广告
   第A47版:广告
   第A48版: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生活
   第B26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掌上天地
律师怎能“挟舆论以令司法”
对给病人改名“张去死”不必放大
你爸害了你,谁害了你爸?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A04律师怎能“挟舆论以令司法” 2011-12-30 2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