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新学校 重逢老同学
读初中时,父母带着周正去上海,访问了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这所国际高中独特的学习方式,给周正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0年8月下旬,父母兑现承诺,将周正送入上师大剑桥国际中心。周正回忆:“我一下子找回了学习劲头。因为我知道在这里学习,命中牛津、剑桥等名校的概率非常高,我就是冲着它们去的。”更令他意外的是,他在中心与失散多年的幼儿园同学重逢,两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在中心,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突破。”进入中心没多久,周正着手组建了国学社,每周与20多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他还拿起相机,当上了学校体育赛事的摄影师。赛场边总能看见举着相机、调整镜头的周正。此外,趁着回杭州的间隙,他变身家乡旅游景点志愿者,给游客指点迷津,讲解景区特色。
英语差点成为“拦路虎”
来剑桥中心前,周正只知道英国、美国的几所高校,对它们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就业前景一无所知。在中心升学指导办公室老师的指点下,他深入了解每所大学的概况,并将牛津大学作为自己第一志愿。2011年暑假,周正在中心接受冲刺世界名校专业辅导。
由于周正就读国际高中时间较短,他的英语口语有点弱。2011年12月初,周正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英国牛津大学面试之路。在与面试官交流的过程中,周正紧张不已,连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在解题时,教授问我一个小问题,我没反应过来,不得不反问他说了什么。”周正感慨地说:“反正我是把这次面试当成学习机会,也不敢去想象其结果好坏了。”好在他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博得教授好感。
12月下旬,当他收到牛津大学工程学专业本硕连读预录取通知书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杜伦大学先后发来预录取通知书。现在,小周尝试向美国大学发起挑战,以便获得更多国外知名学府的认可。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