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东方电视台戏剧频道“评弹天地”导演马克申为了在年轻人中推广苏州评弹,特地制作一期《青春评弹沙龙》,邀请我到现场观看摄录工作。那天由上海评弹团的高博文和朱琳主持节目,参加演出的是清一色的青年评弹票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身着街舞T恤衫唱“严调”的徐涛。那时他还是美国康宁公司上海代办处的一位白领青年,这天他唱的《杨乃武·三大宪会审》中的第一句“欲言又止默无声”一出口就把全场观众给镇住了。
曾被听众们评为“评弹皇帝”的弹词表演艺术家严雪亭先生所创造和发展的“严调”唱腔和“严派”弹词表演艺术,以节奏明快、旋律朴素、吐字清晰、说唱结合、叙事明白、表演贴切而深受广大评弹听众的喜爱。但是像白领青年徐涛那样执著地痴迷“严调”和“严派”艺术,以至于决定放弃令人羡慕的外企高薪岗位,坚定地要当一名以说书谋生,以继承和弘扬“严派”艺术为己任的评弹演员,在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流行的当前,实属罕见。
徐涛喜爱严雪亭先生的弹词艺术,纯属偶然。当初他在上海金融学院就读时,由于学校宿舍中没有电视机,课余他只能听听广播。开始只是收听单田芳的北方评书,一次无意中调广播频率时调到上海戏剧曲艺台,正在播放的弹词《杨乃武》,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个演员,凭他一张嘴,表现得惟妙惟肖,使人身临其境。翌日早晨,他早早打开收音机听电台重播,方知昨晚播放的是弹词名家严雪亭先生说的《杨乃武》一折《三大宪会审》。于是他上网去搜索,去了解,去寻找所有有关严雪亭的信息。逐渐从认识、熟悉、佩服到痴迷“严调”和“严派”艺术。他暗暗立下心愿,要做“严派”艺术的继承人。
徐涛父母对于儿子的执著很感动,从物质到精神给予支持。上海评弹团也秉承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吸引人才的风格,把他吸纳为不发工资的随团学员,并帮助他先后拜严雪亭先生嫡传弟子王仲君、石一凤为师。两位老师对他严格要求,教他学严派艺术,先学习严雪亭先生正直、淡定、勤奋、锐意进取的做人风范,并和评弹团的前辈们一起对他关心和培养,倾自己所能,把“严派”艺术一点一滴传授给他。两位老师特意给他起艺名:徐一峰,寓意他们二位老师所收的唯一学生要攀登“严派”艺术的高峰。
今天,他像严雪亭先生当年一样放单档。一个人在外面跑码头说书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要经得起艰辛和枯燥。不出一年,他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听众们的鼓励,摘下了“随团学员”的“帽子”,名副其实地成为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中的一员。在2011年年底,上海评弹团对全团青年演员年度考核中,他拔得了小青组的头筹。正如“严调”传人胡国梁先生所说:“徐一峰很努力,很刻苦,艺术上长进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