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新桥村的村官们在走访村民,听到、看到不少令人难过的事情:戴家的儿子因为癌症花费了几十万元使家境本不好的一家背上了10多万元的债务;张家的儿子因车祸导致瘫痪在床,父母因照顾其儿子常年不能工作,只能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陈家的媳妇因患白血病常年靠血透生活,家庭的生活负担很重……
如何让这些家庭暂时摆脱因病致贫的困境,如何让他们走出因病的烦恼?“2011年初,我们在走访上海湛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君源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时候,听说企业都参与了‘光彩事业,用慈善回馈社会,这让我们很受启发。”新桥村党支部书记邱洪良说,村里决定以辖区内企业为主,成立新桥村慈善服务社,落户在新桥村辖区内的11家实体企业参加了这个慈善组织。
“新桥村慈善服务社不同于向社会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它设立的是仅仅限于新桥村村内的互助关爱基金,就好比邻里互助做得大一点,大到一个村子里的互助关爱,捐款的可以是村民,也可以是辖区内的企业。”邱洪良说,为了切实改变弱势群体的困难,做大村里的慈善基金,募捐对象就不只限于企业,更扩大到所有村民,只有大家有能力有意愿——在慈善服务社的成立仪式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各自捐赠5000元;当然,11家企业还是”主力捐赠者”,当天一共共捐款12多万元。
慈善基金要长大,善款要花得透明、合理、科学,还要建章立制,规范运营。
首先是健全规章制度。慈善要公开、透明、阳光,服务社就拟定了总则、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会员、财产的管理与使用、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章程修改与附则等七章39条约定。
还要建立活动机制。成立慈善服务社,就是要主动了解困难村民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服务社建立活动机制,组织机构的人员不间断地主动走进村民家中,寻求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或家庭。建立组织以来,按照帮困标准,慈善服务社为8组因火灾的老陆家送上1000元的资金;为1组小戴家因患病儿子上高中交不上学费送上2000元的学费;为3组老夏家遭受儿子溺水身亡变故送上1000元的慰问金;为12组老陆家儿子患病送上1000元的资金;为11组老张家儿子瘫痪在床孩子需要上学送上500元的慰问金。迄今,已有近60户困难村民得到这个乡村慈善服务社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