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这个词用得越来越多。“某某有气场。”“某某某气场强大。”——是指该人一出场顾盼生辉,众所瞩目?或者摄人心魄,领袖风度?有外貌上的震慑力,但更是声势、名望、性格、思想方面的影响力吧。
曾在饭桌上议论这个命题。一众说到某女有气场。便问:是特别自信的缘故吧?在坐的一位女作家补充说:“还有一点点的妩媚。”
突然明白,所谓的气场,其实还是有一点“做”的。言行举止之间,知道自己的优势何在;知道双眼放电出去会获得怎样的效果。是非明星而要做明星的意思,是看似没有目的实则野心巨大。
看电影《听风者》,周迅无疑是有气场的,乃至她死了以后,这戏就没啥看头。在各个场面与各种画面之中,娇小的她盖住了所有人的光芒。她的内心世界、情感、身世、命运,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四周所有的平凡者都成了隐身人——你对他们没兴趣。演员的魅力自然在其中,但怎能否认一个个精心的发型、一套套时髦衣装所产生的功效呢?电影的噱头,就是她神态的淡定与衣着的华丽之间构成的悬念。
而你,普通的容貌,家常的衣饰,竟然也要不甘寂寞?
自从气场此词流行开来,似乎,人人都要成为人物,占得气场。庸俗的,口拙的,贫乏的,落伍的,人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声音、抢眼球、争做王,惟恐被世界遗忘。沉渣泛起,丑人作怪,顽强地要在地球上砸出自己的脚印。对什么都不轻易买账,当然是有把自己推到前沿的意思。只是,大家都要气,那个场又在哪里?表演的舞台已经没有了观众,演出便成为荒诞与笑话。
如果这个气场一出门才有,门里面自歇,那么气场也等同于口红、香水、名牌包袋之类了。真正有思想的人,不会去估算效果与影响。一切皆是自在与自为的。有一个词汇比气场更有意义——那就是趣味。
暑假里,叮嘱小孩做作业,全凭她做主。有时,小的声音倒要盖过老的。道理都讲明白了,自己的前途自己把握。气场,不为也,连这个家长的气场也不愿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