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航班延误,一位乘客向空姐猛泼开水。看到这样的消息,我联想起在我身边发生的种种事情。
前几天去银行,正坐在一个窗口办转账,不料一位一大把年纪的老者忽然扑向邻近的窗口,对准里面的营业员大骂不止,脏话连连,声震屋宇,还弯下身将嘴伸向小窗连啐数口,用拳头暴砸玻璃。我与我对面的营业员之间的对话均被干扰,而邻近窗口坐着的那位老太太则被这位老头的举止吓得心惊肉跳。
我在一座房地产大厦里正交房款,突然一位50多岁的男子冲了进来,沿路大喊大叫,还不时与拦阻他的保安拉拉拽拽,几近动手扭打。
几年前我参加捷豹车的展示会,一位40出头的男子一跃跳上舞台,除了嚷叫以外,始终说不清他的道理,最后只得号召“我们都是中国人”!但大家还是不明白这与他的问题有什么因果关系。
前几年去一家大使馆签证处,忽然一位衣着光鲜的女士对着门口站岗的战士跳着脚,骂不绝口,还说她认识什么什么领导,一定要找这位年轻的小战士算账。
在马路旁,在商店里,在火车站,在机场候机楼,这类极端情绪化的言行并不少见,每次都是自己的问题没解决,还干扰了其他人。
情绪化的结果就是破口大骂,俗称骂街,而且还是习俗,由来已久,南北方皆然。我在江西小镇生活时,经常听见有人沿街叫骂,尾音拖得很长,近似唱歌或者唱戏。无非是自家丢了东西,怀疑某家拿了,但又无证据,于是经过这家门口时,骂的时间最长,声音也最大。后来在北京郊区的农村生活时,老乡总是怀疑家里养的鸡被知青偷吃了,所以,只要村里丢了鸡,知青宿舍的外面就被骂声环绕,大约有四五十分钟才能安静下来。北京四合院邻里间的纠纷那时也是当院开骂,十八辈祖宗都可能被骂出来。
面对人生遇见的各类问题,情绪化的解决方式基本是损人不利己,尽管羞辱、谩骂了别人,但同时也丧失了自尊,而且往往还发泄错了对象,导致另外的结局。不过,在我们的生活里,情绪化的举止司空见惯,周围的人都以劝为主。银行里老者的激烈言行引来的只是一位大妈模样的工作人员的一番耐心劝解;空姐被泼开水,也不过是在微博里发发牢骚,哭诉一通罢了。可是当有人将这样的方式带出了国,英文又不怎么样时,就可能招来了警察,因为人家那里将情绪化的言行作为人身的威胁,而我们这里仅仅是一种非同一般的表达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