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魅力十足
东起宛平南路、天平路、华山路,南临中山南二路,西至凯旋路,北达淮海西路的徐家汇地区,面积有4平方公里,主要的核心历史文化景观有徐光启墓、天主堂、观象台、藏书楼、徐汇公学旧址、百代公司旧址、土山湾博物馆、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等,这些景点相互之间基本上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这些景点尽管名气不小,但不少是文物保护单位,不对外开放。别说国内外游客,就是住在附近的老上海也不一定都进去过,像徐汇公学旧址的徐汇中学,市民每每从校门口经过,就被学校的校园、建筑“镇”住,但只能张望而已;140年历史的观象台,是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保留着140年来的气象资料,有市民说:“如果能进去参观,查阅出生日或者重要纪念日的当天天气,该多好啊!”
开创“有约参观”
学校天天要上课,观象台是专业单位,天主教堂有众多宗教活动,如何协调旅游、保护和日常工作的关系?徐汇旅游部门广开思路,创出了“有约参观”模式:徐汇中学可以预约双休日参观,天主教堂在周一至周五9时至16时30分向游客开放,观象台每天9时至17时开放,并在徐汇中学、藏书楼、天主教堂、观象台之间建起游步道。徐汇旅游部门开通了专门的网站、上线了手机客户端,通过网络、手机、电话都可方便预约,并且是免费开放。
标准化创4A景区
“散落的珍珠”光开门迎客还不行,创都市旅游黄金圈,就需以方便游客的旅游标准来打造。徐汇区正在开展上海旅游标准化试点,按国家旅游局4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旅游配套设施的规划、完善——徐家汇公园、光启公园、肇嘉浜路天平路口的公厕按三星级旅游厕所标准改建;区域内七家商场、三家餐饮单位的残疾人厕位设施按旅游厕所标准改建达标;新辟一处旅游大巴停车点,可容纳数十辆旅游大巴同时停靠,指路导向牌都是统一的标准化格式;宾馆酒店客房电视屏也滚动播出相关旅游信息。此外,徐汇旅游部门还开放了自行车租借服务,倡导骑游、步行等“慢旅游”方式。
【记者手记】
产业转型中,旅游业越来越被各地政府所重视。然而,说到开发旅游,似乎都是大投入、大项目,旅游与“砸钱”、高票价联系在了一起。“上海最大的旅游魅力,恰恰是上海这座城市本身所蕴藏的无限魅力”,其实,上海的大街小巷、商街楼宇背后,“藏”着许多魅力无限的旅游资源,徐家汇创4A旅游景区所走出的“挖掘十开放十标准化配套”之路颇多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