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青春不再,出外只能跟旅游团。旅行社多如牛毛, 正规的有5A 、4A 、3A级之别;有些没档次,更有路子野的,弄堂口竖块牌子,或请几位老阿姨坐在公园小径边,举张印得满满的4A纸做广告,一样地揽客。游客有散客团、团体团之分:散客,乃三三两两来报名的游人,凑足人数就组团出发。游客间谁也管不了谁,少游个景点或是旅馆级别不达标,游客决不会让领队蒙混过关。这好比股市里的散户,油水不足又难伺候;团体团是公款游,好说话“肉头”又厚。导游自暴喜欢带后者。但是,公款游者毕竟少,散客还是大头。散客团里,萍水相逢的人吃喝玩乐日夜相处,景观之外演绎出故事多多。
九月,组团散客游东北。火车坐了两天两夜才抵齐齐哈尔,马不停蹄即换大巴,一路奔扎龙湿地,去丹顶鹤的故乡。途经乡村小饭店,匆匆午餐后发车。巴士开出几十多公里了,忽听车厢中传出一阵惊呼:“师傅,快停车,快”高速公路上不能随便停车,咋整的?原来有女客的墨镜忘在村店,伊定规要回去找。要全团人马陪其折回是不可能的,有人就劝:一副太阳镜,落脱就算了。女客高叫起来:“迪副眼镜要500多块洋钿啦”。地接社导游说,这里没有公交车。再说你这一来一去,赶不上看丹顶鹤了。“不看就不看”伊站起来执意走向车门,大家看着她朝“摩的”奔去。车门重新关好,有男客立即很响地发声:“脑子进水了。千里迢迢来的,为副太阳镜放弃扎龙湿地,值得口伐?”众人都笑。
集体活动重在守纪。秋天,哈尔滨的太阳岛风光旖旎,沼泽、松鼠苑、天鹅湖令人流连。无奈游程只有一小时,拍照全靠抢镜头。有人可不管,笃悠悠地拗着各种造型,还要翻行头、照镜子,一个景点好几个人轮流拍。同团游人路过提醒:辰光快到了。“催啥催,阿拉出钞票来的,怕他们不等?”结果是:守时的老者忍痛割爱景点,在约定处无聊地等,领队打手机焦急地催,地陪满公园去找……足足三刻钟,那群人才姗姗迟来,老的不免要讲几句。讲吧、讲吧,啥人睬侬?以后的游程里,常嘲侬几句,给你双小鞋穿穿,谁叫你多嘴的。
参观鹿场,实为购物。人参、鹿茸琳琅满目,众人围聚中的导购热情洋溢。一个腆着大肚的游客底气十足问:“参是真货?”随即抽出张银行卡晃了晃:“这卡里有十几万,货要好,钱不是问题”。财大气粗的卖相,乐坏了营业员小姐。有人背后低咕:出来是看山水的,带介许多钞票,掼啥个派头?“节约”的人也有啊。某日晚餐须自理,吃罢自助早餐出餐厅,一路两女客对话:“我拿了八只白煮蛋当夜饭。哎,馒头塞在枕头下,会不会被服务员当垃圾掼脱?”钱是省了,八只煮蛋,胃消化得了?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京剧《沙家浜》里的唱词,诠释散客团人际关系倒也合适。领队靠嘴上功夫;游客中相投的固然有,过后不思量的居多;旅行社么,行程结束,游客表扬也好,投诉也罢,反正钱已入账,管它周详与否?
购物讲究“性价比”, 旅游也同此。花钱不菲,要游出质量,游出品位。老话重温: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