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一次考试前听了一位专家的心理指导讲座。讲座上专家问:“作为即将走上考场的年轻朋友们,你们感到幸福吗?”全场哗然。台下的我们说:“哪里有幸福?苦不堪言。”专家说:“那是你们太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忘记了过程。当你把注视点转移到过程上来而淡漠结果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复习起来是那样神清气爽,你会感到在小河边柳荫下捧读一本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考场上挥笔疾书简直是过一把瘾。至于结果,那是功到自然成的事,管它呢!如此地注重过程淡漠结果,岂不就潇洒考一回?!”话毕,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尔后,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为了目标而感到幸福,还是那奋斗的过程更让人体会到幸福?直到我看了一部电影,才真正找到了答案。
这部电影很耐人寻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老的盲人琴师带着一位同样失明的少年四处流浪,以弹唱为生。虽艰辛却坚毅。有一天,琴师终于弹断了一生中的第一百根琴弦,琴师欣喜若狂,因为他师傅生前传给他一个药方,说只有在他弹断一百根琴弦之后才可以用这药方,也只有到那时药方才灵验——让他重见光明。琴师兴冲冲地带着珍藏多年的药方来到药铺,然而药铺的人告诉他:这药方上一个字也没有!琴师顿时木然了,那个在心中支撑他一生的强大力量顷刻化为乌有,他的精神崩溃了。很快,他就衰老了。直到走到人生的尽头时,他彻底醒悟了:师傅是为了让他享受好生命的每一天。临终前,他郑重地将药方传给了盲童,并重复了当初师傅告诉他的那番话,他也留给盲童一个追求。因为他就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成功地享受了人生中的每一天。
这个故事给人诸多的启迪。年老的琴师最终的追求是无望的,这是一种不幸,但极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个人生秘诀,在不幸之中也能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