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新人 边哭边想办法
今年9月,本市创业新人漏佳旎受邀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漏佳旎的创业轨迹几乎是本市近年来鼓励创业的一个缩影。2009年普陀区为鼓励年轻人创业,举办了“创YE!小店”比赛,学服装设计专业的漏佳旖忍不住去试了下。为期一年的创业大赛充满了艰辛。漏佳旎经历过被骗钱,经历过产品报废。但她越挫越勇,“一边哭一边想办法”。最终获得大赛冠军。2010年,漏佳旎成立了上海锦滢商贸有限公司。在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的帮助下,入驻中华1912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业指导专家、“吉祥馄饨”的老板翁联辉与她结对,开展重点帮扶。
上海市民创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本市整体创业活动率为7.9%,意向创业活动率为12.0%,相比前两年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
12个区 打造创业型城区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从2009年开始,本市启动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的起点。
■静安区将在3年内,实现帮助9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6300人;开展各类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训不少于3000人次;新增1个创业实践孵化园、1个创业园区,培育2个示范创业园区;培育30名有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典型;
■普陀区将在3年内,帮助15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1万人;投入促进创业专项扶持资金6000万元;区域内大中专院校毕业学年学生创业教育参与率达到95%以上;发展60家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建成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青年创业示范园区;
■虹口区将在3年内,促进1800人成功创业,带动1.2万人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实训不少于6000人,培养100名有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典型……
今年年初,本市启动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鼓励创业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县开展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目前,浦东、杨浦、黄浦、长宁等12个区作为首批创建城区,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创建政策措施。
指导专家 帮助把“?”拉直
融资难、场地缺、能力弱一直是困扰创业者的瓶颈。今年,本市进一步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和房租补贴两项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适用范围从创业3年以内的创业组织扩大到所有小微创业组织;自主创业微量开业贷款担保政策延续实施至2014年底,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贷款贴息扶持。1-10月,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43.65万元、贴息364.31万元,发放房租补贴5629.5万元,组织创业培训1198人、创业见习1403人。
到哪里找场地,到哪里贷款融资……创业者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就是帮助他们把“?”拉直的人。今年1-10月,全市近600位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达3.7万人次。今年,本市继续启动为期半年的创业组织发展期讲座,为小微创业组织,提供营销、财务、法律等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