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要有“侦探”眼光
约郑贤国采访那天,正下着大雨,他匆匆从外面赶回来。“居民家里漏水,老毛病了,我去看看。”在上海都佳物业公司担任小区管理部副经理的郑贤国是个行业能手。泥瓦、水电、装潢,小郑什么杂活都干过。2000年,他被长宁区华阳地区的都佳物业公司聘用,这才算是在上海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家”。
有一次,金谷苑小区4号楼有户底楼居民报修卫生间的顶部漏水,“我们公司刚刚接手这个小区,前面一家物业公司查了近两个月也没找到‘病根’。”小郑说。当时有人提出,“敲了二楼的墙壁”看看。郑贤国总觉得有些“蹊跷”,他细致“再排摸”,一户户上楼检查这个区域,1楼、2楼、3楼,一直查到12楼,“神秘漏水”的源头终于找到。原来,是12楼一户居民家的自来水管老化产生缝隙。水,就是从12楼滴到下面的。“维修工作看上去琐碎,其实也需要有侦探一样的眼光。”小郑说。
“小郑热钱”全年无休
2009年,公司推出“小郑热线”服务品牌,为小区内80岁以上的老人、离休干部、军烈属、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及时、优质、免费的物业维护维修服务。热线电话是24小时“全年无休”,哪怕是半夜三更,小郑也随叫随到。“为您提供维修服务是我的快乐和责任”,“小郑热线”的服务卡上面除了他的手机号码,还印上了这句“心里话”。“热线开通后,经常会遇到居民报修不在物业维修范围内的业务,能帮上忙我就帮一下。”
有一次,有对老夫妇家里用了15年的脱排油烟机坏了,打电话给小郑。旧型号早已不生产,找不到零配件,再说家电维修也不归物业管。但小郑还是在休息天跑到虬江路市场、普陀的电子市场,终于为老人“淘”到了一模一样的配件,坏了的脱排油烟机又能用了。有一次,小区内一残疾人打热线电话,说是他们家的冰箱坏了,请求帮助。还有一次,小区有位老人半夜睡觉时,床突然断了,还是打电话找小郑。
伴随大都市共同成长
35岁的郑贤国说,18岁到上海打工,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伴随这个大都市的成长度过的。在上海成家立业的郑贤国有了个可爱的女儿,3年前还买了套房子。
逢年过节,小区居民总会烧点菜端给小郑。小郑还清楚记得,2006年自己唯一的妹妹要嫁给上海人。出嫁那天,按老家的风俗,男方应到女方娘家迎娶。可小郑家远在安徽,物业公司老总陈舅生表态:“公司就是小郑妹妹的娘家。”迎亲那天,公司员工放弃休息,上上下下忙成一片,办公室门窗上贴大红喜字,大门口燃放鞭炮。同事们精心策划“三门拦亲”、“互喂莲心枣子”等节目,上海姑娘出嫁的规矩一个也没少。
有一年春节,公司老总带着华阳社区综合党委的关心,驱车到小郑的家乡慰问。村长在村口迎接,感动地说:“村里到外地打工的不少,单位领导亲自来山里慰问的是第一次。”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