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路幽默
季颖
  季颖

  每天开车上下班,难免遭遇堵车,无聊之际,有时会留意前面一些车尾的贴纸,结果发现还真是五花八门,颇有看头。

  比较常见的是新手系列。客气一点的,贴个“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或者“新手龟速,您请先行”“才上路,让让我吧”。看到这样的车子,多数司机应该不太好意思怪人家慢腾腾挡道吧。彪悍一点的,直接告诉你:“马路新秀,急刹天后”“酷爱熄火,擅长急刹”,你要是嫌他开得慢,他还有言在先:“越催越慢,再催刹车”。至于“驾校除名,自学成才”以及“核弹后置,保持距离”,看着挺霸道,其实透着幽默。

  话说回来,马路上的“本本族”司机和刚从驾校出炉的新驾驶员不少,我倒是建议他们贴个“新手上路”的车贴,好让其他司机,乃至非机动车、行人等敬而远之,有所防备。

  另一类常见的是“车内有孩子”。“BABYINCAR(车内有婴儿)”“BABYONBOARD(婴儿在车上)”,或者“CHILDINCAR(车内有小孩)”“ANGLEINCAR(车内有天使)”,配的图案大多是个含着奶瓶的婴儿,一目了然。遇到这样的车子,其他司机自然需要小心驾驶,优先避让。常言道,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流行的。资料显示,“车内有孩子”这样的车贴,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迄今世界各地使用最多的车贴。给孩子最好的保护,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人们的共识。

  还有很多个性化的车贴,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别吻我,我怕羞(修)”,这是在提醒后车注意别追尾;“保持距离,别逼我变形”,这一定是电影《变形金刚》的“粉丝”;“我先走,你断后”,车主估摸着正在暗自偷笑;“别追了,本人已婚”,轻轻的一句,能让马路上你追我赶的紧张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都市街头,频繁的红灯拥堵的长龙,容易触发驾驶员的焦躁情绪——也就是常说的“路怒症”。这个时候,各位交通行为的参与者,倘若能够少些抱怨与咒骂,少些抢道、插队或乱鸣喇叭,多点规则意识驾车礼仪,多点放松心情平和姿态,你也许和我一样,时常会有意外之乐——比如,看着那些幽默自嘲或善意风趣的车贴,于眼前闪过,莞乐一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视点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塑化剂”能否成为“清醒剂”
马路幽默
媒体视点
“非常规反腐”恰说明制度建设紧迫
父子微博战
“猎头选干部”靠谱吗?
网络反腐勿陷“女主角情结”
新民晚报评论A04马路幽默 2012-11-27 2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