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杖之趣
孙丽丽
  孙丽丽

  王维有诗云:“悠然策藜杖。”手杖在汉代已出现,唐宋时手杖已很盛行。

  手杖是老人的手足,最佳的健身方式莫过于健步行走,但对老人膝关节损伤颇大。手杖,能充当“第三条腿”的作用。陶渊明在《归园田居》曰:“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证明从古至今,手杖皆为老年人的常备之物。

  古代手杖多用藜杖,“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茎老后像树干枝,可以做杖,价廉且轻便。据说江苏镇江焦山产一种杖竹,为焦公杖,自然弯曲成扶手。

  宋代文豪苏东坡在《定风波》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大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有一种搏击风雨的豪迈之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官至刑部尚书,退休后也用竹杖。其诗云:“手把青节杖 ,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 ,知我是何人?”流露出一种闲适怡然之情。手杖曾作为尊老的标志。汉代法令还明确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持“鸠杖”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入宫廷也不必趋俯身子行礼;谁若是打骂持鸠杖的老人,就是大逆不道,要受到惩罚。唐、宋崇行扶杖礼尚,唐代名将李靖,年老患有足疾,上表恳请引退,贞观八年,唐太宗特下优诏,加授“特进”,且亲授“灵寿杖”。

  杜甫《暮归》:“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可见古人50岁就开始用手杖了。过去,王公贵族中的男性老人用“龙头杖”,女性老人则用“凤头杖”,如今在京剧道具中仍常见。古戏中,曾见北宋前朝皇帝赐予杨令婆的拐杖,杖柱以珍木,镶以青玉,雕琥珀于扶手,饰黄金于龙头,流苏香囊,绿碧青丝,葳蕤生光,豪华至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2013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市场之窗
   第B18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19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20版:职场方圆
新年索引
迷人的卢布尔雅那
朱家角一景(钢笔画)
沈双华的春节趣闻
手杖之趣
让旧物活起来
心手相连
巳时属蛇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手杖之趣 2013-02-06 2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