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与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谈到元旦休假做了些什么,想不到几位知己都说没出去玩,而是在家做了一次大扫除,把家里长久不用的东西处理掉,整理时都感到左右为难,弃之,可惜,继续留在家里,好占地方。
我在今年元旦休息天,也把家里整理了一下,比如把看过的报纸杂志当作废品卖了;把药箱里的药品作了清理,过期的务必扔掉,将到期的尽快先服用;还有一些过时的旧衣服,也送给了小区里的外来保洁工。但在打扫之际,也存在这样的矛盾心情,有的东西,买回家时挺喜欢,但现在不喜欢了,东西还很新,扔掉可惜,这些非生活必需品的东西对保洁工也不一定需要,但堆在家里,东一堆,西一堆,家里仍然搞得像旧货摊,年久积灰。
隔壁的杜阿姨曾带了旧的健身器、旧照相机、旧家什、旧钟表、旧锅子、旧玩具等一大堆东西想去卖掉。对方说,不收,你实在要卖,给你十元钱。
由此让我想到去年去欧洲,经过好几个城市,都有周末市场,在一个社区里,开设一个临时调剂跳蚤市场,有人卖,有人买,有人调换,有专门的人维持秩序,买者欢喜,卖者亦开心,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不知这一招,我们的城市是否也能试一试。我想,一定会大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