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西门春联大赛8年来走向全国,成了社区文化品牌——
老城厢“春联大赛”赛出年味
姚丽萍
  “小刀斩雪,开沪上新天,日月有情怀赤子;大笔点春,歌人间盛世,湖山无恙慰红巾”。昨天下午,冬雨停歇,在文庙路215号参加第八届黄浦区老西门春联大会的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看书法家们大笔挥洒写春联,品味“古邑联花八度香”。

  一个老城厢社区的春联大赛,如何能吸引全国各地的爱好者都来施展身手?

  2004年春节期间,老西门社区牌楼居委在创建文明小区,邀请了书法家和社区居民一起写春联、赛春联、贴春联、包饺子、看大戏,那个春节过得“很有味道”。

  到了2005年,老西门春联大赛不止是比赛,还要义卖——中华路闹市区摆开了春联义卖摊位,2元一幅,善款全部捐给社区老年协会,为社区贫困老人做点事。

  “8年来,春联大赛慢慢就成了老西门社区的文化品牌,文庙就成了‘大赛基地’,人们在这里‘以联载道’‘以联会友’。”老西门街道宣教科负责人董建善目睹了“古邑联花八度香”的盛况。

  8年来,参加春联大赛的,有家住老西门的居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春联爱好者。“大赛前,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发布信息,邀请各路春联高手都来试试身手。”董建善说,如今,老西门春联大赛只要一发布大赛信息,就能一呼百应。

  65岁的退休工程师刘喜成获得今年春联大赛一等奖。他是新上海人,以前在大庆油田工作。老工程师爱好写春联,“我学理工科,但我读过不少春联,好春联一定很有画面感,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记得住。”刘喜成就把这些“心得”用在了创作上,那幅一等奖楹联写道:天高云阔,听秋雁纵谈历史;池清草茂,看春霞尽染申城。

  2013年春联大赛特设了一个专题——命题联,为区内1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撰联,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渔阳里等。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福建、贵州、山西、河北的“楹联好手”纷纷参赛。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2013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市场之窗
   第B18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19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20版:职场方圆
多做点 多攒点 距离梦想更近点
“爸爸妈妈,给你们拜年啦”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老城厢“春联大赛”赛出年味
卫视火拼春晚 各有各精彩
是否禁止不达标电动自行车上路?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5老城厢“春联大赛”赛出年味 2013-02-06 2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