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文佳 文
翁纪军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教育家。
在艺术圈,翁纪军成绩斐然,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漆器艺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作品连年入选全国美展、世博全国美术作品提名邀请展等国家级重要展项;在教育圈,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漆艺》主持、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选择传道授业
1996年,在漆艺方面已经小有建树的翁纪军来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授课。当时,有很多待遇更好的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翁纪军却选择了当老师,“这样既能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又让我有时间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2005年,翁纪军挑起了时尚与工艺学院院长的重担。
培养学生,翁纪军强调双面性,既要培养设计理念,又要传授制作工艺;作品要做到实用和创意结合,兼顾功能和审美;教学要遵循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追求精神美和物质美结合。教学团队中不仅有老师,还有企业的技师,校内教师教设计理念,企业技师讲实际操作;老师培养兴趣,师傅传授工艺。翁纪军还请来相关领域的艺术大师参与课程设计,探讨教育理念,提供社会资源。
日前,120余件毕业生作品被请进外滩的一家时尚奢侈品会所展出,很多参观者当场要求定制学生设计的各类作品,其中一套景泰蓝专业方向毕业生参与制作的珐琅餐桌卖出了300万元的高价。翁纪军说,明年开始,他们会尝试和企业合作,把一些优秀学生的作品发外加工,限量生产。
忘我沉浸艺术
传道授业的同时,翁纪军也没忘身为艺术家的本行。每天教学之余他都要腾出几小时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沉浸在漆艺形态、图示、材料与工艺制作中,直至深夜。
这些年,他的一些艺术作品相继在国内重要比赛中得奖,其作品《静物》《古格印象》等作品分别获得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11年,《器》还拿到了第六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手工艺学院奖,也就是最高奖。但是距离他上次在香港举办个展已经过去了6年,翁纪军说艺术家举办个展的频率应该至少是两年不少于一次,可是自己工作繁忙,一直拖到现在,“今年下半年我要在上海办个展,必须争分夺秒”。
成就艺术世家
翁纪军的家就像一个小型博物馆,桌上、展示柜上摆满了他从各国“淘”来的异域宝贝,墙上还挂着20多个从津巴布韦、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收集来的面具,充满了艺术氛围。
可能是从小受到熏陶,女儿翁笑雨很小就爱上画画。那时,翁纪军的工作室还设在家中,翁笑雨时常跑进来和爸爸一起“工作”,有时也会在爸爸的作品上留下她的创作。对女儿的爱好,翁纪军很支持,他把家中床上、地上、墙上的空间都“批”给女儿随意涂鸦,“我们不会像学校里一样,追求画面的完整和精美,就是让她自由画。”
在爸爸的培养下,翁笑雨对艺术的兴趣愈发浓厚,考入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专业,毕业后又到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深造。如今她已经成了一名成熟的策展人和撰稿人。曾为旧金山沃迪斯美术馆、亚洲艺术博物馆、上海民生美术馆等机构组织展览和公共活动。
女儿在旧金山忙碌,除了借着策展的机会回国,几乎没有时间回家;翁纪军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学校和工作室。有时妻子去工作室陪他,帮他打打下手,翁纪军和妻子开玩笑:“等你退休了,就来给我打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