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出“私人停车场”
家住虹口区的张先生向“夏令热线”反映,在天通庵路686号附近有人将公共区域占为己有,用作私人停车,俨然成了私家车库。
记者赶到现场发现,这是虹口花苑小区沿街商铺前的一块空地,近天通庵路桥。这块空地通往天通庵路的一个入口,被一排带锁的铁栏杆挡住。如果没有铁栏杆,该入口完全可供汽车通行,空地上也可停2-3辆汽车。但如今“铁将军”把门,只留下了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宽度。栏杆内,一辆外地牌照的汽车正停在空地上,车辆的上方拉了一块黑色的遮阳布,似乎是“私家领地”。
不过,这里显然是公共区域。据虹口花苑大门口的保安介绍,这里原先有一个露天的菜场,因楼上居民反映太吵被取缔。后来,小区物业将门口店铺租掉,公司老板自己经营网络俱乐部,还把部分门面转租给了他人。可能因为嫌其他人的车停在自家店铺门口,老板索性在“门前路”上装起了铁栏杆并且用铁链锁了起来,原来“先到先得”的公共停车位就成了“私家车位”。
老小区变身“停车场”
“前两天鞍山三村老式居民楼失火两位老太丧生,万一我们这里着火怎么办?”家住通州路392弄通海小区的居民不禁多了一丝隐忧——每到晚上,小区里的唯一通道就被停放的车辆“塞”得严严实实,车辆进出十分困难,消防车难以通行。
记者来到通州路392弄看到,小区只有一条主干道,道路两边停了不少汽车,虽然大部分的车辆都比较规范地停在了划定的车位上,但也有个别车辆停在居民楼前的通道中;此外,小区内还有不少非机动车停放在居民楼前的过道上。通海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委和物业正在和街道协商开辟新的停车位。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居委会、物业也会协调车主,为应急车辆开辟一条道路。对于非机动车,小区原有一个非机动车停车棚,现在助动车、电动车不断增加,车棚容纳能力有限,部分居民就把助动车停在家门前后,小区道路因此更加拥挤不堪。
本报记者 薛慧卿 志愿者 俞季昊 朱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