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菜,学名扁豆,因形状酷似月牙儿,故民间形象地把它称为月亮菜。
青年时期的月亮菜,皮薄肉嫩,手撕或剪成丝状,过开水,去涩气。择一棵红辣椒,也剪成丝状。锅烧热,放油,倒进月亮菜,此时锅里会发出“噼啪!”“刺啦!”的声音,这是月亮菜见到菜油的欢叫声。加红辣椒,蒜瓣,爆炒,放青花瓷盘中。众人举箸,塞嘴巴里。哇!脆,甜。片刻功夫,盘子见底。手举筷子,无处下手,目光把盘子吞了。
中年时期的月亮菜,呈现出生命的旺盛状态。生命有了厚度,触摸起来有弹性。此时的月亮菜适合煮了来吃。放些油,加点水,大火烧开,小小慢煮。水熬得快干了的时候,原色褪去,乳白色的汤汁漫溢上面,朦朦胧胧,给人如梦似幻的感觉。此时的月亮菜,软软的,夹一筷入送嘴里,汁液四溅,口舌生津。
月亮菜到了老年,生命阅历分外丰富,荚厚,籽粒饱满,如一粒粒珍珠似的,特别宝贝。吃在嘴里,糯糯的。
最欢喜月亮菜的另一种吃法了,就是把它晒干了吃。即把它过开水,捞起,晒几遍阳光,起皱了,似波纹,储存了。逢年过节或来客,用肉烧了吃,油汁都渗进了菜里。吃起来有阳光的味道,温暖、质感、滋味。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香!
月亮菜产自乡野,香甜软糯,是舌尖上的顶级美食。在乡村里随时可以吃到,在城市里就不同了——难得一见,偶尔在土菜馆里撞上,便觉分外亲切。食之,一股浓烈的乡情乡味漫溢唇腔,曼妙无穷。
文 / 吴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