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夏,雨水丰润,湖河池塘浮游生物充沛丰盛,也是许多鱼儿肥嫩时节;素日扁长瘦小的黄乌儿,在江南的雨季,也猛长得体肥肉厚,与饱盈盈莲藕河虾一样,成了夏季的美食。
黄乌儿,是老家方言对小白条鱼类的一种鱼叫法。黄乌儿没有什么正经的名儿,乡人多是依了它们的形状、特点来叫,因其扁长背厚略带黄色,所以就叫黄乌儿。黄乌儿喜群聚游生于小河、池塘、湖泊等水表面,以藻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料,繁殖力强。黄乌儿长不大,最大不过五寸来长,鱼小肉嫩味道却是异常鲜美。那时,村里大人们洗碗汏菜都喜欢在河边,漂浮在水面上的残羹菜叶自然成了黄乌儿的美餐,最后,黄乌儿也成了村里人的美味。
江南雨季时节,田垄因雨水冲刷下的有机浮游生物一下子汇聚到河中,黄乌儿也显得特别多,黄乌儿一多,捕捞的人也就多了起来,有时父子齐上阵,捕的钓的满满一大箩。吃不掉的黄乌儿就做成小干鱼;老家人做干鱼很仔细,尽管黄乌儿体小,刮鳞扣鳃去肠一样不能少,洗净控干水分后,放入荸荠色大瓦罐里,将粗盐碾细均匀撒上,用小青石片压牢,一周后取出,放筛中摊匀晒干,然后用细麻线串连一起,挂在通风性好、不易潮湿的地方,一年也不坏。
干黄乌儿蒸食,无须任何味料辅料,味道咸香滋味厚醇;爱食辣的人,把黄乌儿上油锅略煎,配上干辣椒或辣椒面,那咸、香、辣、厚交合一起的味儿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的,甭提多下饭了。用几块嫩豆腐来清炖干黄乌儿,点缀上几只透红的干辣椒,细品那味道,黄乌儿的咸香,豆腐的嫩香,裹着辣香,真的不同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