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慕尼黑歌剧节,是歌剧界的盛会。今年恰逢瓦格纳、威尔第诞辰200周年,歌剧节上演的剧目以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为主。我与几位歌剧爱好者,上个月到了慕尼黑,因为其中有两天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游览、听音乐会,因此我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共观赏了五场歌剧:威尔第的《茶花女》、《西蒙·波卡涅拉》《弄臣》;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指环》中的第四部《众神的黄昏》。
巴伐利亚是德国最富裕的州,慕尼黑歌剧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那里得知,在欧洲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当下,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演出数量和质量,在欧洲各大歌剧院中已名列前茅。第一场欣赏的是《茶花女》,我坐在五楼(一共有六楼),乐队的音色之醇美,演员歌声之清晰,闻所未闻,如醍醐灌顶,彰显歌剧院音响的无比出色(这也许与剧院内部基本是木结构有关)。饰演薇奥列塔的是立陶宛的女高音,饰演阿尔弗雷德的是阿尔巴尼亚的男高音,饰演乔治的是英国老资格的男中音。三位主角的表现均出色,舞台布景简洁而富现代理念。在我后来看到的《西蒙·波卡涅拉》、《弄臣》中,都有这样的特点:演员阵容一流(在《西蒙·波卡涅拉》还看到了墨西哥当红男高音拉蒙·瓦尔加斯的精彩演唱),导演理念前卫,《西蒙·波卡涅拉》甚至让汽车开上了舞台,《弄臣》的舞台介于音乐会版与情景剧。
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两场瓦格纳的歌剧,都是由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现任艺术总监长野健指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老制作,两位主演是夫妻档:彼得·赛夫特、玛丽亚·施妮策。赛夫特是当今屈指可数的瓦格纳男高音,他身材魁梧,嗓音结实浑厚,演唱充满激情。施妮策曾来中国国家大剧院饰演《罗恩格林》中的埃尔莎,也是位出色的瓦格纳女高音,她演唱的伊索尔德抒情中兼备戏剧性,舞台形象生动。其他几位配角,如康瓦尔王马克、特里斯坦的仆人库文纳尔、伊索尔德的侍女布兰甘妮,均是一流的演唱,甚至一开幕才演唱几句的船夫,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长野健气质儒雅,收放自如。如此完美的演出,令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
接着演出的《指环》,是2012年的制作,今年只演一轮,也是由长野健指挥。在演了四联剧的前三部后,隔了两天(其间演威尔第的《奥赛罗》和《弄臣》),才演《众神的黄昏》。饰演齐格弗里德的Stephen Gould颇具英雄男高音的气势,只是在前两幕中高音的穿透力稍见逊色,到第三幕他奋力发挥,终见英雄本色。饰演哈根的Hans-Peter Konig形神兼备,嗓音阴沉,入木三分。饰演布仑希尔德的Nina Stemme是演唱瓦格纳女高音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如日中天,此番她演唱的布仑希尔德是全剧最大的亮点,音量洪亮、极具穿透力,表演极为入情人戏,最后演唱《把火柴堆成山》,依然后劲十足,气势如虹,感人肺腑,令我热泪盈眶!长野健对乐队的掌控炉火纯青,已入化境。第二幕他出场时,观众的掌声中已伴随着跺脚声;到第三幕出场时,掌声、跺脚声更为热烈。演出还在进行中,就受到如此激赏,可见长野健的魅力。他在第三幕指挥演奏“齐格弗里德送葬进行曲”时,整个剧院都为之颤栗,惊天动地!据说长野健明年将离任,他以出色的瓦格纳演出告别观众。
慕尼黑,真是听歌剧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