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这一话题似乎已成为当今热点话题之一。可想必连最精确的字典也无法完美诠释“幸福”这一概念。它是一个看似虚无缥缈毫无实体感的,但拥有时却可让人感到莫大充实又无比欢欣满足的事物。到底怎样才能幸福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很久。
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两个年轻人搬离故乡来到一个新城市,在街上偶遇一位老者,便向老者打探这座新城市的信息。他们问:“老人家,您觉得生活在这儿幸福吗?”老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们:“你们在原来的住处生活得幸福吗?”第一位年轻人说:“不,简直糟透了!不然我怎么会选择搬家。”老者回答:“那么,在这里生活也不会让你感到幸福。”第二位年轻人说:“我原先生活得很幸福,要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我才不舍得搬呢。”老者笑着回答:“那这里的生活将会让你很幸福。”
故事中的两位旅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使那老者也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应。“生活幸福吗?”第一位旅人得到的回答是:“不幸福。”因为在他眼中,那些过去的时光都不美、不幸福,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灰暗,所以,无论这人游历到何处,他所能获得的信息有也仅是“这里的生活很糟糕”。反观第二位旅行者,他得到的回答是“幸福”。那是因为在他眼中那些过往的时光都很幸福,他用笑对人生的态度去接受周围的一切。
《岳阳楼记》有云:“登斯楼也,则有去回怀乡,忧馋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亦有云:“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自古以来,登同一楼的不同的人都有不同心情,可见心情心态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何必去问“幸福吗”,因为答案早根生于你的内心深处。问或者不问,内心给出的答案就在那里不更不改。幸福或不幸福,生活的常态在那里不变不移。有什么样的心态,最终会收获什么样的命运和人生。
所以,君莫问“幸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