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这次重返亚洲意在安抚盟友,重申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承诺。按照赖斯的说法,美国出动大批海、空部队在菲律宾救灾,已经开始填补自己挖下的“大坑”。
重申“承诺”持久可靠
奥巴马在首个任期内提出“重返亚洲”、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后称“亚太再平衡”或“重视亚洲”政策。
只是,奥巴马开始第二个任期以来,更专注于叙利亚冲突、与伊朗缓和关系,眼下头等大事则是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化解财政预算争执;新任国务卿克里则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上……路透社说,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怀疑,美国承诺的政策调整到底能兑现几成?
赖斯说,亚太地区仍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基石,“无论其他地方出现多少热点,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亚太这一关键地区的持久承诺”。
赖斯说,美国是“可靠、坚定、强力和稳定”的长期伙伴。这些承诺包括到2020年把海军六成舰艇部署到亚太,以及签署奥巴马力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
另外,美国副总统拜登定于12月上旬访问日本、中国和韩国。赖斯说,克里也将在12月“重返亚洲”。
复旦大学沈丁立教授认为,无需过度解读奥巴马或美国政要“重返”亚洲的举动。首先,某国数名政要在一段时间内密集访问某一地区,从外交层面上看并不是稀罕事。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全球公认,美国欲加强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是最近才提出的战略构想。
日欲借力遏制中国
日本和韩国官员说,奥巴马将到访这两个在亚洲的主要盟国。
日本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奥巴马的亚洲之行第一站,希望借美国之力遏制中国。日本《读卖新闻》社论更是认为,“奥巴马政府该有明确支持日本的表态”。
沈丁立认为,正如赖斯所说,“紧张局势加剧对地区和平和美国利益的威胁”。他认为,美国一贯的全球方针是低成本、尽可能和平稳定地控制世界。鉴于日本的侵略历史使之无法成为地区领袖,所以在遏制日益强大的中国挑战美国的同时,也不会全力支持日本挑战中国,这同样会对现有体系造成破坏。因此,奥巴马即便访问日本,也不会给予安倍如《读卖新闻》社论所妄想的“表态”。
中国不妨淡定看待
赖斯说,美国寻求把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付诸实施,管控双方分歧和“不可避免的竞争”,同时深化双方在亚太地区利益交汇领域的合作。
赖斯说,中美双方正在提升双边军事关系的质量,同时正在拓展安全对话。美国谋求在今后数年内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抓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赖斯还说,美国欢迎任何愿意达到《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高标准”的国家加入谈判,共享这一自由贸易协定的利益,“其中包括中国”。
沈丁立表示,美国政要的亚洲行,除了处于政治目的,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也是重中之重。要维护乃至扩大美国的影响力,经济是“引擎”。
美国因联邦政府“关门”而丧失了在巴厘岛与亚太地区领导人双边、多边会晤的机会。沈丁立表示,现在靠拜登、克里和奥巴马一个个国家跑来弥补,效率不高,效果恐怕也是“十补九不进”。
沈丁立表示,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改革不断深化、国力不断强大的整体形势下,中国民众不妨秉持“任尔东南西北风”的信念,更有自信、更加淡定地看待国际外交这个大舞台。 胡若愚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