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曹远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员,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吉林、海南、云南、青海等多个省的政府经济顾问。
他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14年,从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与理论研究工作。1990年代后期加入中银国际,先后主持过中银香港、中国银行、中海油等金融和大型国企的海内外重组上市工作。还曾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专家及越南、蒙古、捷克、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经济顾问工作。
要点解析
曹远征认为,上海自贸区试验资本项目开放可以借鉴香港经验,保持对外币管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向人民币开放,从而使上海成为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连接桥梁。“上海是人民币最大的本币市场,如果这个市场有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交易,其他区域来学习这种创新和交易,大家自然都会跟着一起成长,这是中国服务业走向高端的一个希望所在。上海如果能承担起这个责任,上海自然引领服务业的制高点,引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曹远征教授把接受采访的地点约在北京西单路口的星巴克里。正值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曹远征评论道:“这次全会的《决定》是很好的文件,回应了中国经济发展35年后经济社会所有的重要关切。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潮流,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不仅规定了改革的方向,规划了改革的路线,同时制定了时间表。非常振奋人心!其历史意义堪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积极推进、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布局,将引领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重大突破 向“五位一体”全面改革过渡
曹远征首先指出,《决定》是一个有着重大突破的全面改革部署,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从单纯经济体制改革向“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过渡。
他说,35年来,国家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决定》提出要综合发展、全面建设,即包括经济在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的建设;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些都超越了单纯围绕经济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思路。
曹远征说,《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决定》的说明”中也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决定》对深化改革的15个方面的布局和所有举措,正是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这个判断所作出的。
如何理解“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曹远征认为,“进入新阶段”有多方面的含义。从经济意义上讲,首先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变化。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各种因素都已或正在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必须转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再充沛,出口增长下降,低成本制造业优势受到挑战,人口老龄化已经来临,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资源消耗和环境生态的过载,对粗放式发展形成约束。这些变化使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高速增长,转入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阶段。
曹远征进一步分析,如果跟一些国家做个比较,可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类似日本1973年以后和韩国1998年以后,即告别了两位数增长,经济下一个台阶。但似乎又不尽然,因为当时韩国和日本的城镇化率都已达到70%以上了,而中国去年的城镇化率只有52%,其中又只有35%有城镇户口。理论上城镇化率还不太高的情况下,经济的减速这么快,似乎是不可理解的。看来只有一个回答,就是体制安排不对,需要深化改革。建立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显然不仅仅是经济的改革,也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改革。如果不启动这些政策,即使经济下了一个台阶,但在新台阶不能站住,还会下滑。
核心问题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和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一样,曹远征也对《决定》中“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表述感受颇深。
曹远征说,过去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哪个起更重要的作用,现在《决定》明确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这个表述从此界定了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市场要在经济活动当中发挥更重要更基本更决定性的作用,是这次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观点,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明确定位,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曹远征表示,回顾过去35年的经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既是经济快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也形成了下一步经济增长的一些障碍。在过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有两个方面最突出,一是政府对价格的控制,二是政府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去政府不仅对价格有所控制,而且还直接决定价格的形成,如利率、汇率等。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不仅在自然垄断的行业形成很多的国有企业,而且在竞争性领域还有行政的垄断,导致财政的资源都投入到经济领域而少有顾及民生。明确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能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控制,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也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也有助于从根子上抑制腐败现象。
曹远征指出,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就要退出经济领域,退出行政审批,加强和优化各类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弥补市场失灵。
看好领域 财税改革和上海自贸区
11月19日,曹远征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2014”上畅谈他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感受。
曹远征说,“我最看好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重新厘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第二看好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规则是更高标准的开放标准,如果和WTO做一个比较,WTO是在国与国之间通过减免关税来开放市场,而TPP、TTIP是更高的开放标准,涉及到境内准入前国民待遇。上海自贸区是负面清单管理,也就是不禁止事项政府不要再审批,企业可自由从事,这是最重要的行政体制改革。尽管现在负面清单比较长,但是表明政府管理的经济事务的理念变化,相信今后的负面清单会越来越短。”
曹远征一直十分关注上海自贸区的挂牌和发展。他对记者说,上海自贸区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它是中国的。第二,它是实验区。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上海是人民币的本币中心,这是任何自贸区都不可比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自贸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于自贸区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虽然现在还看不出它的样子,但是在1980年代初期,人们也看不出深圳现在的样子。”“关注中国经济走势,一定要关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曹远征表示,实现《决定》提出的改革目标还有8年的时间,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现在尽管方向明确了,路线确定了,挑战也很巨大,关键是落实。近一二百年,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接近民族复兴的时刻,千万不能错过机会,要脚踏实地的去干,上下齐心努力奋斗。”
个人观点
●关于户籍改革
《决定》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背后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社会制度的安排。如果户籍改了,社会制度的改革也开启了,体现的是公平正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也是非常必要的,房产税征不征涉及到公平正义的问题,而怎么征只是个技术问题,可以新房子新办法,老房子老办法,征收环节也可以放在最后一道交易中间。
● 关于养老问题
养老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后代人养前代人,养老金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欧债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所致,于是出现了债务危机,对中国来说也面临这样的风险。从全球看,解决养老金的办法无外乎三条:提高缴费比例;推迟支付,即提高退休年龄;把国有资产划进去充实养老金。中国不存在养老金支付风险,因为中国政府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只是没有把国有资产转社保的制度建立起来。
● 关于个人储蓄
中国人爱储蓄,储蓄是放弃当前消费支持未来消费的一种行为,百姓通常叫攒钱。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满足未来的消费后还有闲钱,这就是投资,因此人们愿意在更高的风险下获得更高的收益。《决定》提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势必会出现不同的理财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存款利益需求,将会使老百姓的存款理财化,老百姓将有机会在银行选择不同存款产品,来管理和投资自己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