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不了情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美丽约定
长 城
▲ 志愿军老战士袁国光
▲ 当年给最可爱的人写信的杭州女学生过云月
▲ 袁国光当年在黄继光烈士纪念碑前留影
▲ 袁国光(中)喜爱拉二胡
  ◆ 长 城

  这是一个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美丽约定。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历经生死考验;她是杭州师范学校的一名女学生,给他写了不少温情书信鼓励他,他们相约战后在杭州见面。但因为种种原因,62年来从未见过面,甚至联系中断。可是,有时候缘分就是那么奇妙。经过种种努力, 78岁的她和85岁的他终于再次取得联系,并且相约在杭州相聚。

  茫茫人海中的寻找

  1951年9月,驻在朝鲜江元道洛东江畔的志愿军战士收到一批来自祖国的慰问信,而袁国光收到的那一封落款署名是过云月,信上写道:“亲爱的志愿军叔叔,你们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赴朝作战,你们是很光荣的,我向你们致敬!”

  袁国光的记忆依然清晰:“在战场上,看了真的非常感动,也鼓足了杀敌的勇气。”过云月在信中说谁收到她的信就和谁交朋友,袁国光很快便给过云月复了信。袁国光后来还收到过云月寄来的用丝绸织成的毛主席像和周恩来像、杭州的风光照片等。就这样,通过在血火交织的战场上密切的书信往来,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直到志愿军回国后,过云月还继续与袁国光通信,并热情希望他能转业后到杭州工作。后来过云月在杭州的学校教书,袁国光在韶关曲江粮食局工作。然而,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袁国光和过云月的联系后来中断了。

  62年间,老袁始终没有忘记在那生死考验中给他带来了期盼与安慰的“过云月”。就当老人以为就要一直将遗憾隐藏在心中最深处时,缘分和巧合又让他与他的“过云月”有了重逢的机会。2011年,袁国光到在广东东莞工作的小儿子袁章锐家居住,老人旧事重提,只知道对方是一位教师,既无联系地址又无电话,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她?袁章锐想到了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竟然找到了一个叫过云月的名字。那是一则寻人启事,是杭州某学校的一位叫陈勇军的工作人员发布的。经多方努力,两位老人终于联系上了,大家都感慨万千,因为他们寻找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感情,更是一段珍贵的历史。

  上甘岭上浴血奋战

  1949年9月,袁国光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剿匪战斗。正当部队辗转到达四川的时候,他所在的第二野战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袁国光清楚地记得:“当时还要写申请,要符合条件才能赴朝,我本来因为身材矮小不符合条件,但因为有文化,部队需要这样的人,就被批准了。”

  袁国光老人至今珍藏着一张6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拍摄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纪念碑的照片,发黄的照片经放大后仍能清楚地辨认出纪念碑上刻的文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马特洛夫式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志以身殉国永垂不朽!”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三五部(队)全体同志,一九五三年六月廿二日”。这张照片是袁国光同志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甘岭五圣山主峰黄继光纪念碑前的留影,多年来他一直精心珍藏着。

  袁国光抗美援朝时与黄继光同是15军45师的战友。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在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用身体堵住敌人地堡的枪眼,掩护了战友冲锋,为战斗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黄继光惊天动地的壮举曾感动了无数的中朝儿女,成为激励人们的巨大精神力量。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朝两国战士在五圣山主峰背后的一块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纪念黄继光的碑文。据说,如今上甘岭战役留在阵地上唯一的有形纪念物就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这块大理石纪念碑的旁边,保留着烈士用胸膛堵过的地堡枪眼,周围盛开着美丽的金达莱。

  据袁国光回忆,拍摄该照片的是一位姓冯的医生,什么名字就记不起了,因为停战后袁国光参与整理烈士遗物和上甘岭烈士陵园的建设工作,所以才有机会在此拍照留念。袁国光当时并没有直接参加上甘岭的战斗,他虽然与黄继光是同一个师的战友,但却是在团机炮连当文书。因为团政治部干事牺牲了,他被抽调到团政治处代理组织干事,带领一队战士负责掩埋烈士的工作和为伤病员开介绍信。当时他们驻在离上甘岭不远的宗铁洞,上甘岭牺牲的烈士就由他们负责掩埋。当时从战场上转下来的烈士遗体有的没了头,有的没手没脚,有的就只有一包骨头,真是惨不忍睹。但他们怀着对烈士崇敬的心情,总是一具具地进行清洗和辨认,有姓名的就在坟头竖个木牌,搞不清楚的就写上“无名氏”。袁国光说,经他这个小分队掩埋的烈士就有470多人。

  后来停战之后,袁国光被抽调到军部学习。正是这个时候,一位教导员带领他们前往上甘岭整理战场材料和建立上甘岭烈士陵园,于是他在黄继光烈士纪念碑前照了那张相片,并一直珍藏至今。

  “我的弟弟袁文祥也到战场来了,我是在他当兵前见过他。他去朝鲜战场比我迟两个月,是我父亲从老家写信告诉我才知道的。后来我按弟弟写的‘第×邮箱’的地址写了信,他只给我回了一封信。信中说他们的部队驻在开城,还高兴地告诉我说他当了班长,并说一定要立个大功回去见毛主席。我当时很感动,就再写信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进步。”这一封信竟然成为了兄弟间的最后文字。不久,袁国光收到的复信却是连队文书写的。信上说:你弟弟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因为部队晚上攻打敌人的碉堡,他中弹流血过多,光荣牺牲了。多年后,有人在中国领导人赴朝鲜慰问时瞻仰新修缮的志愿军陵园的电视新闻里,发现了有一个墓碑上写着袁文祥的名字。但是不是袁国光的亲兄弟,无法考究。

  缘分就是那么奇妙

  2011年8月,按网上留下的电话,袁章锐找到了过云月的电话。

  “我当时怕父亲过于激动,还不敢马上告知在韶关的老父亲。直到2012年元旦我回家时,才把这喜讯告诉父亲和家人。父亲得知这一好消息,马上当着全家人拿起话筒就拨通了杭州过云月家的电话。当电话那头听到打电话的是在朝鲜战场上接到她写的信的袁国光时,过云月沉默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第一句回话就是‘都过半世纪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感动,都为父亲高兴,都能体会到此时此刻两位老人激动的心情。”

  袁国光老人珍藏62年的那张年轻女孩的照片,正是过云月62年前从杭州寄往朝鲜战场的那一张。“到现在我都还没有亲眼看到过云月,记忆中的印象全部是这一张照片了。”照片中的过云月现在已经78岁了,现住在杭州市武林路的一栋普通楼房里,因为要照顾老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

  回忆起给志愿军写慰问信,过云月还说出了其中一个可爱的故事。当时,语文老师正给大家上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是我们班主任桑老师给我们上的,听完全班同学都很激动,觉得志愿军就是最可爱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以至于全班50多个同学都自发写慰问信给志愿军。”

  因为没有具体名字,同学们把收件人统一为:“最可爱的人”。过云月的那一份慰问信就被袁国光收到了,不久,过云月意外地收到了回信。“按照和同学的约定,第二次来信我们就把自己的照片也附上一张寄过去,当时照片很少的,我寄给他的是我初中毕业的一张照片。”“他在信中说战场上的故事……”“她在信中说校园的故事……”一来一回,过云月和袁国光来往了六封书信,还相约在杭州见面……但随之,两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过云月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了杭州助圣庙巷小学当老师,而袁国光转业后被安排在韶关当地粮食部门工作,紧接着成家、养儿育女……双方的联系彻底中断了,这一断就是62年。

  “现在我们两家已经成了朋友,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这个金秋,78岁的她和85岁的他约好了,两家人一定要在杭州相聚,实现这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相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政策解读
   第B04版:政策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政策解读
   第B06版:政策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政策解读
   第B08版:政策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政策解读
   第B10版:政策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政策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政策解读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政策解读
   第B16版:政策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 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妆容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本期导读
人间不了情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美丽约定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17人间不了情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美丽约定
2013-11-22 2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