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世界各国生长着五百余种会吃虫的植物,最有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其中猪笼草约有七十种,我国仅在海南和广东两省生长着一个品种的猪笼草。
猪笼草又名猴子埕,形状似运猪用的笼子而得名,是多年生常绿藤蔓植物,属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藤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叶子基部扁平,中部很细,延长为须,末端有一叶笼(捕虫囊),叶笼呈瓶子状,下半部略膨大,瓶口边缘稍肥厚,上有一盖。叶笼呈黄绿色,也有红褐色的,有红色或褐色斑点和条纹。猪笼草原产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强光。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会受到冻害。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它必须在暖房过冬。猪笼草系雌雄异株植物,成长期较长、花朵小,并不好看,整年都能开花,没有花瓣,只有花萼,还有点难闻的臭味,主要用扦插法繁殖。猪笼草在国际上属受保护植物。
猪笼草为什么能吃昆虫呢?它的叶笼内壁细胞能分泌一种昆虫爱吃的带有甜味的液体,且叶笼内壁多蜡质,非常光滑,一旦虫子钻进叶笼觅食,就会滑到笼底,爬不出来,就会淹死在里面。这种液体就是带酸性的消化液,虫子被消化液分解成猪笼草所需要的物质被吸收掉。菲律宾的艾登堡猪笼草可吞下整只老鼠。
猪笼草的叶笼特别诱人,是食虫植物中最受人们青睐的观赏植物。上世纪中叶它才“登堂入室”,常以盆载或吊盆来点缀厅室的花架、阳台和窗台。猪笼草十分幽雅别致,不仅能美化环境,怡悦身心,而且还是捕捉昆虫、蚂蚁、蟑螂等能手,是家庭防治害虫的绿色卫士。此外,它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也会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