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木情深
陈圣来
  陈圣来

  我对邵嘉荣先生的认识是源自于他的女儿。邵佳,一位同济毕业的注册建筑师。邵佳对我说,她要完成一桩夙愿,为年逾古稀的父亲出一部画册。

  她父亲虽已息画,但他画了一辈子,执教一辈子,他的追求和理想都像他的版画,镌刻在年轮上;他的青春和生命都像他的水粉画,绽放在色彩中。父亲早早出名,还在学生时代,他的作品就不断见诸报章,并为全国美术展所选所藏。当然这一切,很晚才诞生的女儿是不知道的,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只记得父亲很耐心很仔细地给她画过一张张书签,书签上的图画是那么生动,再穿上一根根彩色的丝带,精致又好看。于是邵佳把书签夹在一本本书里,是父亲的书签陪伴着她,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书的阶梯上攀援。现在,她长大了,亭亭玉立了,而父亲衰老了,于是,她真正成了父亲的女儿。

  法国奥赛博物馆来中华艺术宫展出,柯罗、米勒、库尔贝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父亲对这些大家心仪已久,于是,她借来轮椅,推着父亲,在那一幅幅巨制前踯躅蹀躞。这是父亲仰慕已久的米勒的《拾麦穗》,薄暮氤氲,田野静谧,远处天际线上错落的农舍,近处弯腰俯拾麦穗的农妇。整个画面恬淡而饱满,构图从容而机巧,色彩质朴而崇高,充满着法兰西乡村浓郁的生活气息。父亲坐在轮椅上,眯缝着眼睛,远远凝视着这幅巨制,不能自拔。她看着父亲沉醉的样子,心里掠过一阵颤栗,一阵感动。

  邵嘉荣来自浙江农村,对农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的四幅黄海系列组画《赶海》、《滩涂》、《车痕》、《草垛》,是那么传神地表达了农村的况韵。尤其是那幅《草垛》,画面上牛、车和草垛这三件物勾勒出宁静、温柔和深邃的意境,那画幅中心部位金黄的色彩,和谐而有层次,既显出淳朴和原始,又显出暖意和高贵。难怪当年这幅画一经展出,《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就把它刊登在封底。从他的《草垛》等四幅画里,我仿佛重新感受到我曾造访过的枫丹白露的感觉,嗅到了卢梭、米勒、杜比尼的气味,看到了巴比松画派的印痕。

  他早年师从我国版画大家赵宗藻,还是学生的邵嘉荣以木刻而崭露头角。当时他才气横溢,作品频频发表。大凡刀尖笔触涉及农村,他便游刃有余。《下地去》、《新安江畔》、《把百货送往山村》、《广阔天地》、《饲养员》都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作品,各报争相刊载。特别是那幅《饲养员》,将农村女饲养员喂猪的神态以及猪崽活蹦乱跳的兴奋,传递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浙江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中国农报都刊载了这幅画。邵嘉荣的后期作品几乎是清一色的江南水乡,这大概与他的出生地相关,他出生在淳安,在家乡没呆多久,新安江修建水库就把他的家乡连同他的孩提记忆一起给淹没了。然而,就此他和水有了缘分和情结,那些水乡栈桥、水乡阡陌、水乡小巷,在他的画笔下,在他的色彩里,在他的光影中,充满灵动、温馨、神韵。他不爱宏大叙事,着眼于一情一景,一生守住他的本分和拙朴,守住他的安静和谦和。

  他追随了许多名师,从陈松平、赵宗藻、吕凤子到乌叔养、杨云龙,这些师长其中有的与齐白石、徐悲鸿平辈,而且他们分别擅长油画、国画、水彩画、版画等,邵嘉荣广采博纳,除了将其诉诸笔端,他还想反哺给学生。于是他参与创办南通师专美术系,亲自担任主任直至退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影响了多少学生,其中也包括他的女儿。

  他的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画,然而,他疏漏了一幅最动人的画,这就是本文开始描绘的场景:一位年逾古稀的画家坐在轮椅上,由他女儿推扶着,徜徉在老画家心仪的世界名作前。米勒说过:“艺术的使命是一种爱的使命。”这生命的场景就是对米勒这一名言的诠释。邵佳给我来信中有一段文字特别令我感动:“我陪父亲逛书店、看画展、整理旧作,带他和母亲出去吃饭散心……我记得以前读龙应台的《目送》,读一次哭一次,我不想‘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想陪伴好他们每一个当下,再陪他们十几年、几十年。在阳光下看到父亲的笑容,真好,时间就静止在这个温暖的春日吧!”我想,当时他们肯定没有用相机摄下这一场景,但愿我的笔能弥补这一遗憾,让时间定格在这一瞬间,这是世上最美的一幅画,我想也应该是邵嘉荣一生最杰出最优秀最值得骄傲的一幅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专版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水木情深
老上海的旗袍
篆刻
店招不走寻常路
马塞马拉的孩子
走近艾滋病患者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水木情深 2013-12-07 2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